中國戲曲史傢、戲曲理論傢。原名步奎。浙江東陽人。卒於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194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師範學院英國語言文學系。1983~1984年,應邀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講學,1985年以來,多次應邀赴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講學,並指導來自美、英、日等國的高級訪問學者和進修生多人。

  學術活動正式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參加中國劇協在北京召開的《琵琶記》討論會。發表過數百篇論文,著作40餘種。戲曲方面的主要著作有編輯、校註《牡丹亭》、《長生殿》、《沈璟集》、《湯顯祖全集》,專著有《元曲選傢臧晉叔》、《湯顯祖評傳》、《晚明曲傢年譜》、《徐朔方說戲曲》等,編著《南戲與傳奇研究》(合作)。重視戲曲古籍整理,系統地總結瞭中國古代小說戲曲世代累積型集體創作的規律,提出瞭小說戲曲同生共長的理論,並構建瞭明代傳奇戲曲傢分佈、創作和生平研究的基本體系。其他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史漢論稿》、《論〈金瓶梅〉的成書及其他》、《小說考信編》、《明代文學史》(合作)等,並編譯《〈金瓶梅〉西方論文集》。文學創作有散文集《美歐遊蹤》,詩集《似水流年》。部分著述結為《徐朔方文集》。多次獲國傢和省部級優秀學術著作獎、優秀科研成果獎。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國傢教委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古典文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南戲學會會長、中國戲曲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