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作曲傢。西方現代音樂的代表人物。生於維也納,卒於美國洛杉磯。自幼學習小提琴和大提琴,12歲開始作曲。1891~1895年,因傢庭經濟困難,任銀行小職員。其間,曾從青年作曲傢A.von 采姆林斯基短時期學習對位。作為作曲傢,勳伯格主要靠自學成名。1901年赴柏林,在一酒館樂隊任指揮,後到斯特恩音樂學院任教。此後,來往於維也納和柏林兩地,幾乎沒有中斷過教學活動。他的學生中最著名的是奧地利作曲傢A.貝爾格和A.von威伯恩(他們師師生三人常被稱作“新維也納樂派”)。1915~1917年勛伯格在奧軍服役。1918年組織維也納私人音樂演出協會,專門演出20世紀的新音樂。1933年,因為他是猶太人,納粹政府解除瞭他在柏林普魯士藝術學院的職務。同年去美國,1935~1944年,勛伯格先後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40年入美國籍。

  勛伯格的創作可分為3個時期。

  早期 作品受J.勃拉姆斯,特別是R.瓦格納的影響,基本上屬晚期浪漫派風格。代表作有弦樂六重奏《升華之夜》(1899,1917年改編為弦樂隊曲)、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響詩《佩裡亞斯與梅麗桑德》(1903)等。

  中期 1908年以後,他開始探索一種新的無調性的音樂風格,標志其創作進入一個新階段。在他的作品中,不同音高的各音之間的結合,不再像傳統音樂那樣,以某個音為中心,不協和和弦也不再像傳統的音樂那樣,需要“解決”到協和和弦。勛伯格采用無調性音樂風格是同他作品中的表現主義特征相聯系的。同時期,他受俄國表現主義畫傢W.康定斯基影響,不僅自己作畫(曾於1910年舉行個人畫展),還寫下瞭幾部典型的表現主義音樂作品,如為獨唱和樂隊而作的獨角戲《期待》(1909)和獨唱套曲《月迷的皮埃羅》(1912)等。這些作品表現瞭諸如絕望、恐懼、緊張、痛苦等病態心理或情緒,音樂語言誇張、變形、怪誕。在《月迷的皮埃羅》之中,勛伯格還運用瞭一種介於說話與歌唱之間的“念唱”音調(sprechgesang)說白歌唱。“自由無調性”階段的重要作品還有五首管弦樂小品(《預感》、《往昔》、《色彩》、《突變》、《必不可少的朗誦調》,1909)、戲劇配樂《幸運的手》(1913)等。

  後期 經過幾年創作上的沉默之後,1923年,勛伯格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上,找到瞭一種組織音樂材料的新方法,形成瞭所謂十二音音樂。作曲傢用半音階中的12個音,自由組成一個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行。這4種音列形式可移置於半音階的任何高度,從而可形成48種樣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繼出現形成曲調,也可同時出現形成和弦,以此構成全曲。勛伯格後期創作基本上采用十二音技法進行創作,重要作品有《樂隊變奏曲》(1926~1928)、《小提琴協奏曲》(1935~1936)、《鋼琴協奏曲》(1942)、《華沙幸存者》(為朗誦、男聲合唱及樂隊而作,1947)、歌劇《摩西與亞倫》(1951)等。他在晚年偶爾也寫作有調性的作品。

  勛伯格的創作除早期作品外,大多難於被人理解,當時經常遭到冷遇。他死後,對他的音樂的評價也一直存在爭議。但是,他的無調性音樂和十二音音樂對20世紀現代音樂的發展產生瞭巨大影響。勛伯格較重要的音樂理論著作有《和聲學》(1911)、《和聲的結構功能》(1937~1948)、《作曲基礎》(1948)、《風格和思想》(195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