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之一。因流行地域不同而稱呼各異。北京稱皮影,河北一帶稱灤州影,四川、青海稱燈影戲京燈影,山東稱驢皮影,山西稱紙窗影紗窗影,陝西、甘肅、湖南等地稱影子戲燈調,東北一帶稱邊外影、<照條兒,福建、臺灣稱皮猴戲皮戲,廣東稱紙影戲盞燈戲,湖北稱皮影子戲,雲南稱燈影子皮人戲靠子等。包括手影戲、紙影戲、皮影戲、大影戲、喬影戲等。手影戲為人手輔以簡單道具投影表演造型與短劇,是最古老的影戲。大影戲有兩說,一是以人體投影的造型藝術,二是以大型影偶做戲。喬影戲是含有滑稽內容的影戲。紙影戲和皮影戲是用紙或獸皮雕鏤成人物或動物形象,以燈光映於帷幕表演故事。其中皮影戲發展至現在已成為中國影戲的主要表演形式,因此常以皮影戲統稱影戲。

圖1 宋代方鏡背面所刻兒童弄影戲圖

圖2 《成都通覽》插圖——制作燈影圖(清宣統二年刊本)

  起源 中國影戲歷史悠久,但由於素來不被正統學者重視,唐宋以前少有典籍記載。關於中國影戲的起源有五種意見:一為周代說,二為漢代說,三為唐五代說,四為宋代說,五為外來說。周代說屬推測猜想,既無記載,又無考古佐證;漢代說,雖自宋代就有人持此說,但無可靠證據;北宋時影戲已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以及專業藝人,顯然已經成熟,不是源起;唐、五代說,較合情理。《隋書·五行志》載隋煬帝大業九年,唐縣人宋子賢“善為幻術”,常取光弄影,“變作佛形”,因而“遠近惑信”,聚數千百人。此雖非真正的影戲,但為影戲的產生創造瞭條件。至於外來說,則屬不清楚中國影戲傳統的少數學者之見。

圖3 清代四川皮影戲手抄唱本(四川大學博物館藏)

  成熟時期 中國影戲在宋代進入成熟時期。其與說唱藝術結合,能夠演出復雜的煙粉、靈怪、傳奇和歷史故事,如三國紛爭之類。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九“影戲”條記載瞭宋仁宗朝(1023~1063)就有人以影人表演魏、吳、蜀三分戰爭之像。“三國戲”至今是影戲較難演的劇目,宋時能演此類節目,說明操縱技巧相當成熟。據宋人記載“影戲的話本與講書者頗同,大抵真假相半”(《都城紀勝》)。

  影戲到宋代已發展為不同的種類。以表演材質分,有手影戲、紙影戲、皮影戲三種。前者借光以十指弄影,起源古老,至宋代正式成為“瓦舍眾伎”之一種。南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列舉瓦舍眾伎時,就有手影戲。洪邁《夷堅志·夷堅三志》辛卷第三“普照明顛”條,曾描寫過宋代手影戲演出形式:“華亭縣普照寺僧惠明者……嘗遇手影戲者,人請之占頌,即把筆書雲:‘三尺生綃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後兩者在宋人文獻中多有記載,尤詳於紙影戲向皮影戲演變的過程。《都城紀勝》中“瓦舍眾伎”條說:“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夢粱錄》曰:“更有弄影者,原汴京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妝飾。”以表演形式分,則有大、中、小和喬影戲等。

  元明清時代,伴隨著戲曲的繁興,影戲亦得到發展與繁榮。凡有地方戲的地方,幾乎都有相應的影戲。人們通常以大戲與小戲區別地方戲與影戲。影戲因其成本低、行動靈活,以及精絕的耍弄技巧,而在海內外廣為傳播。生於元末的瞿佑(1341~1427)就有題為《影戲》的詩:“燈火光中夜漏遲,風輪旋轉競奔馳。過來有跡人爭睹,散去無聲鬼不知。”明人徐渭則有一首《做燈影》的燈謎詞:“做得好,又要遮得好。一般也號子弟兵,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由此可見當時影戲在民間的普及。

圖5 影戲《白蛇傳·斷橋》演出照

  自20世紀30年代起,中國影戲引起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關註。顧頡剛是最早介紹灤州皮影的學者。他在發表於《文史》雜志的《中國影戲略中及其現狀》一文中將皮影分為七類:一為陜西,二為川滇,三為河南、山西及河北西部,四為河北東部及東北各地,五為山東,六為江、浙、閩三省皮影,七為廣東紙影。常任俠從南影、北影兩大支分論之。美籍華人學者秦振安潮州影四川影、灤州影三大派論之。江玉祥在經過專題研究和實地調查後,在其1992年出版的《中國影戲》中提出七大影系:秦晉影系、灤州影系、山東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贛影系、潮州影系,基本涵括瞭流佈於各省的影戲。

圖4 《成都通覽》插圖——清代末年成都市面上的燈影戲(清宣統二年刊本)

  獨特的藝術效果 各地影偶的操縱方法各不相同。他們各逞奇技,把影偶操縱得如活人一般,縱馬紮槍,劈刀舞劍,騰雲駕霧,做出許多人戲難能的技巧。唱腔更是異彩紛呈,如四川燈影戲,吸收瞭川劇昆、高、胡、彈、燈五腔;陜西皮影戲唱腔多達十餘種,除老腔、碗碗腔(亦稱時腔)、阿宮腔、弦板腔及秦腔等主要聲腔外,各地又有特色聲腔;灤州影戲,據說明代是手敲木魚頌唱影經寶卷,後雜收弋陽腔,清代吸收昆曲,道光年間,隨樂亭影戲的興盛,形成獨特的灤州調,或稱樂亭影唱腔。灤州影伴奏樂器較全,有鼓、鑼、大鑼、大鼓、大鈸、小鈸、橫笛、手板、嗩吶、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等,唱文格式則有三字經、五字錦、六字頭、七字賦、十字句、硬唱、反三七,數板等十幾種。樂亭影戲音樂豐富多彩,是民族音樂的一份珍貴寶藏。20世紀90年代,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研究專著《樂亭影戲音樂概論》。晉中的孝義素有“皮影之鄉”的盛譽,當地群眾流傳著“過節聽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開年看幾眼紗窗戲,一年和老婆不生氣”。精巧的皮影雕刻藝術,是民俗文化的珍貴財富。藏有中國皮影作品3 250餘件的德國奧芬巴赫市皮革藝術博物館,曾專門到中國聘請專傢鑒定藏品。清末民初創造瞭大量影卷,估計有數千萬字之多,是尚待開發研究的一份民俗文化寶藏。

圖6 影戲《秦英征西·鬧法場》演出照

  傳統影戲多是連臺本故事,像《火焰駒》、《萬仙陣》等多達120多本,在農閑時可演出長達2~3個月。皮影戲因是通過光影展現,能夠營造出超過人戲舞臺和木偶戲的獨特藝術效果:①行車走馬,庭院殿堂,精雕細刻,生動逼真,是人戲舞臺和木偶戲舞臺難以企及的。如《諸葛亮吊孝》中周瑜的靈棚,起脊,席紋紋理細致,清晰可見。花轎戰馬,纓絡鞍韉,道具擺設刻得特別講究,僅座椅一項就有金蛟椅、虎皮椅、太師椅、木椅、藤椅等多種,非一般舞臺可見,可謂精巧真實,增強瞭戲劇效果。②騰雲駕霧、龍遊虎奔,生動巧妙。七十二變轉瞬即現。戲曲演員要通過許多舞姿身段才能象征表現的騰雲駕霧,皮影戲中,把影人提起,再加上一片彩雲,立刻駕雲而去。孫悟空的變化,也真能像文學描寫一樣:搖身一變,即可出現。③神仙鬥寶、赤身露體,變化神奇,更是其他戲劇難得的效果。以《混元盒》為例,戲曲和皮影戲皆有演出,皮影戲的神仙鬥寶,妖怪變幻就生動出奇,引人入勝。四川影戲《雷峰塔》中“打羅漢”表現青兒利用繳獲的人種袋與眾羅漢鬥法,人種袋拋入空中,瞬息變大,把龍虎收入袋中,又追眾羅漢。從袋中伸出一雙大手,把波絲和尚抓入,眾羅漢拽住波絲的腳往外拉,此場極為動人,每演至此總博得觀眾哄堂笑聲。其效果是皮影戲舞臺特有的。人種袋貼近影幕則變小,離開即變大,顯示瞭寶器的變幻之能。作為中國一門古老而又極有特色的藝術,皮影戲受到各國朋友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