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史學傢、文學理論傢。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字實齋,號少巖。乾隆四十三年(1778)進士,曾任國子監典籍。曆主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歸德文正等書院,後入湖廣總督畢沅幕府,協修《續資治通鑒》,主編《湖北通志》,倡“六經皆史”之說,主張“史學所以經世”,反對“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學風。闡發史學義例,主張編修通史。重視方志修纂,提出修志理論。先後撰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為後世所推重。在文學理論方面,既反對桐城派之專講“義法”,也反對袁枚的專講“靈靈性”,認為作文應嚴肅認真,貴有創新,期於用世,反對“不達時世,畫蛇添足”、“優伶演劇”、“削足適履”等不良文風,皆為針砭時弊而發。所著除《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外,餘多散佚。1922年嘉業堂輯為《章氏遺書》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