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史料彙編。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書10冊。收錄瞭唐、宋、元、明、清5個朝代的戲曲論著48種。其中探討戲曲創作,評述或考證作傢及其作品如明王驥德《曲律》、清李漁《閒情偶寄》等16種,記錄各時代作傢及曲目如元鐘嗣成《錄鬼簿》等13種,專論戲曲音韻、曲譜及制曲如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明朱權《太和正音譜》等4種,論述教坊佚聞、唐代俗樂、曲牌來源、律呂宮調、聲樂理論及演唱方法,如唐崔令欽《教坊記》等13種,,記述元代戲曲演員身世、生活與伎藝的夏庭芝《青樓集》1種,總結古代戲曲表演藝術經驗《梨園原》1種。

  這部戲曲史料叢刊收錄瞭一些罕見的孤本。如王德暉與徐沅澂的《顧誤錄》、焦循的《花部農譚》、秋泉居士(葉元清)修補增訂清代黃旛綽的《梨園原》等。在選輯和校訂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為底本,並參閱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據需要附以詳略不同的“校勘記”。對每一部論著都編寫瞭“提要”,扼要介紹瞭作者生平、論著內容和版本流行情況。雖然其中隻有少數是比較完整的戲曲理論著述,一般是文獻史料,也有的是筆記性質的雜談,但由於它是按照時代順序編選的,大體上可以看出中國戲曲藝術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面貌與藝術成就,對推動古典戲劇研究發揮瞭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