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人、散文作傢、古典文學研究傢。浙江德清人。卒於北京。原名俞銘衡。他的祖父俞樾、父親俞陛雲都是晚清著名文人學者。他自幼受到良好的舊式教育。1919年北京大學文科畢業後,曾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40年代後期,參加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五四時期俞平伯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創作白話詩文,倡導新詩的平民化和社會化,對新詩的理論建設作出瞭貢獻。他是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的成員。有詩集《冬夜》(1922)、《西還》(1924)、《憶》(1925)等,並與朱自清等人創辦瞭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刊物《詩》月刊。他的詩多抒發對故鄉山光水色的眷戀和對親人摯友的思念,常常流露出一種孤寂閑愁情調。他很註重意境的創造和語言的錘煉,能利用舊詩裡的情境表達新意,融舊詩的音節入白話。寫景抒情,清新婉曲,形式自由多樣,但有時又過於自由松散。從20世紀20年代後期起俞平伯更多寫作散文,結集有《燕知草》(1928)、《雜拌兒》(1928)、《雜拌兒之二》(1933)、《燕郊集》(1936)等。受明人小品和周作人的影響較大,文筆含蓄委婉,往往表現出一種朦朧落寞的情懷。他知識淵博,講究趣味,有些雖是考據、序跋之作,也能夾敘夾議,情理交融,娓娓而談,饒有風致。他的詩歌和散文都深受古典文學的影響,有時失之繁縟、晦澀。

  他的《紅樓夢辯》(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紅樓夢研究》再版)是“新紅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1954年曾引起廣泛的批評和討論。在古典詩詞研究方面,有《讀詞偶得》《清真詞釋》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