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隋煬帝大業四年(608)為便利河北地區軍事運輸開鑿的運河。《隋書·煬帝紀》載,大業“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全長二千餘裏。“南達於河”,即疏浚沁河下遊入於黃河;“北通涿郡”,是指自沁河東岸今開渠引沁水,大致走清代長明溝水,一名小丹河,約當今博愛、武陟、修武境內運糧河(一說走今孟薑女河),東入清水(今河南衛輝市以上衛河,上遊為輝縣市境內石門河、王村河)),下接淇水(今河南淇縣淇河,下遊即白溝)、西漢屯氏河故道、清河,大致循今衛河河道(自內黃至山東武城段在衛河之西,自武城至德州市在衛河之東,德州以下同今衛河道)至今天津市,自天津以北利用沽水(今天津市武清區以下的北運河)、桑幹水(今北京市西南郊的永定河和南苑鎮以下的鳳河)直抵涿郡(今北京城區西南)。永濟渠成後,成為河北平原上主要水運航道。大業七年(611)煬帝坐龍舟自江都(今揚州市)北上,經由邗溝(今揚州、淮安間江北運河)入淮,溯淮入通濟渠,渡黃河入永濟渠;從二月乙亥起程,四月庚午到達涿郡行宮,全航程共55天。自七年至十年,屢征天下兵集涿郡,百萬大軍的糧秣軍需均由水道運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裡”。這是河北水運史上的空前壯舉,也是永濟渠通航的極盛時期。

  唐宋以後,永濟渠上源已與沁水斷絕,專以清、淇二水為源。因主要用於朝廷向北部邊境運輸軍需物資,故又名禦河。唐代永濟渠作為河北平原上水運幹道,功能依舊。魏州(治今河北大名東)城西瀕永濟渠,為河北與江淮間水運交通樞紐,船舶輳輻,物資薈萃。永徽中(650~655)刺史李靈龜引永濟渠水入州城新市,“控引商旅”。開元二十八年(740)刺史盧暉引永濟渠至州城西,“夾水制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為河北平原南部著名都會。貝州清河縣(今河北清河縣舊城西北)西瀕永濟渠,為河北水運中繼站,結集江、淮、河南大量佈、帛、錢、糧,史稱“天下北庫”。宋代“禦河源出衛州共城縣(今河南輝縣市)百門泉,自通利(今浚縣)、乾寧(今河北青縣)入界河,達於海”(《宋史·河渠志五·禦河》)。自衛州(今衛輝市)以下可勝三四百斛之船,四時運行,未嘗阻滯。然自慶歷八年(1048)黃河自商胡埽北決以來,曾三次北決奪禦河入海,禦河下遊為黃河所經前後達69年之久。由此禦河河床淤高,時有泛決,漕運大受影響。金代又稱漕渠,天津以北改走今北運河至通州入中都(今北京)。並規定凡漕河所經之地,州府官銜內皆帶“提控漕河事”,縣官則帶“管勾漕河事”,催檢綱運,營護堤岸,成為定制。

  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城),為縮短漕運東南糧食至大都的距離,先後開鑿溝通黃河和禦河的濟州河會通河,會通河與禦河在今山東臨清交匯。自後臨清以下禦河為主要漕運航道。沿運城市由此興起。直沽(今天津市)因“地當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車……江淮賦稅由此達,燕趙漁鹽由此給。當河海之沖,為畿輔之門戶”。德州、臨清均由此成為商業重鎮。明代稱永濟渠為衛河,又稱衛漕。《明史·河渠志五·衛河》:“其河流濁勢盛,運道得之,始無淺澀虞。然自德州下漸與海近,卑窄易沖潰。”因上遊水源短缺,明一代常引沁、漳濟衛,然漳、沁水沙變遷無定,引起衛河經常決潰。故明清兩代在衛河東岸開一系列減河,如馬頰河、鬲津河、四女寺減河、捷地減河、哨馬營減河等,以殺水勢,效果並不理想。清末漕糧改折,漕運停止,運道淤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