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南部希伯來人古國。始建於西元前第1千紀初,前586年為新巴比倫王尼佈甲尼撒二世所亡。都城在耶路撒冷

  希伯來人屬塞姆語系,前第2千紀後半葉進入巴勒斯坦。前13世紀末由遊牧轉向定居,並逐步征服瞭原居於此地的迦南人。前11世紀起反抗腓力斯丁人的鬥爭,促進瞭希伯來人國傢的產生。北方十部擁戴的以色列王掃羅在與腓力斯丁人的戰鬥中戰死後,南方二部推舉的猶太王大衛(前10000~前960年在位)繼續這一事業。大衛統一巴勒斯坦,徹底擊敗腓力斯丁人,並進而征服其餘的迦南人居住區,定都耶路撒冷,建立起統一的以色列-猶太王國。由於古代巴勒斯坦南北方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興起於南方的統治者又把賦稅等多加在北方,從而導致南北方矛盾激化。大衛之子所羅門王死後,前922年王國分裂,北部為以色列王國;南部為猶太王國,羅波安為王,仍都耶路撒冷。羅波安至亞瑪謝時期(約前934~約前783),國勢衰微,並一度臣服於以色列。烏西亞統治期(約前791~前739)國勢強盛,一度成為西方反亞述聯盟首領。前722年,以色列為亞述滅亡後,猶太王國交納大量贖金方得以留存,成為僅存的希伯來人國傢。前715年繼位的希西傢為復興大衛盛世,進行宗教和政治改革,廢除外族宗教的偶像崇拜,對一神論猶太教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他還參加反亞述聯盟。前701年,亞述王辛那克裡佈進擊巴勒斯坦時,希西傢被圍於耶路撒冷,而不得不屈服於亞述。希西傢之重孫約西亞(前640~前609年在位)趁亞述衰落之機,擴大統治范圍,並在國內頒佈律法,推行較徹底的宗教改革,實行獨尊雅赫維的一神論,以耶路撒冷雅赫維神廟為全國唯一的宗教中心,在希伯來人歷史上影響深遠。約西亞後的猶太諸王力圖利用新巴比倫王國同埃及的矛盾以自保,國勢日下。前598年,尼佈甲尼撒二世攻下耶路撒冷,擄走國王約雅斤及眾多王公貴族、手工業者,立約西亞次子西底傢(前597~前587年在位)為傀儡。前586年,尼佈甲尼撒二世再下耶路撒冷,滅猶太王國,並將大批猶太臣民遷往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此後,猶太地區先後處於波斯帝國、古代馬其頓等的統治之下。

  大衛、所羅門在位期間,控制經巴勒斯坦的商路,經營貿易,同埃及、兩河流域及阿拉伯各地都有商業聯系,國傢的經濟有較大發展。在國內的階級關系上,猶太人是全權自由民,包括大小奴隸主和貧困的非奴隸主階層。其次是地位近於奴隸的異族人依附者及奴婢。前8世紀後,社會貧富分化嚴重,導致前7世紀的貧民奴隸暴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傢機構日臻完備,大衛的官員已有專門分工,所羅門為征收賦稅,在國內劃出12個區,派員負責。王國中央實行貴族政治,除國王外,還有長老會議和民眾會,二者一直存在到猶太王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