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傢(或地區)郵政部門發行的、表明郵資已付的有價票證。用戶通過郵政部門寄發郵件,要以貨幣交納郵費。郵政部門收取郵費後以郵資憑證的形式表明郵資已付。郵資憑證是用戶交納郵費的主要標誌。用戶使用最廣泛的郵資憑證是郵票(見圖)。用戶購買郵票後貼於郵件封面即可交寄。除郵票外,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上的郵票圖案及郵資機符志,都屬於郵資憑證。

  世界上最早的郵資憑證是英國於1840年5月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每枚面值1便士,可在本本土范圍內貼於半盎司重量的信件上交寄。中國第1套郵資憑證是海關郵政於1878年7月發行的大龍郵票,共有一分銀、三分銀、五分銀三種面值。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等種類,均具有郵資憑證的功能。郵資憑證的發行數量主要根據郵政通信的需要,同時兼顧收藏者的愛好。

“兜蘭”郵票小全張(2001年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