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省轄地級市。位於省境東部,東瀕黃海。面積14 562平方千米。人口726萬(2010)。轄亭湖、鹽都2區和射陽、阜寧、濱海、響水、建湖5縣,代管大豐市、東臺市。市人民政府駐亭湖區。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置鹽瀆縣,東晉義熙年間(405~418)改鹽城縣,1946年更名葉挺縣,1949年設鹽城專區,1970年改鹽城地區,1983年改設省轄市。地處處蘇北濱海平原和裡下河平原,地勢平坦,海拔大部在5米以下。灌河、廢黃河、蘇北灌溉總渠、射陽河、黃沙港、新洋港等河港東流入海。通榆運河、串場河於腹部縱貫南北。年平均氣溫13.7~14.6℃。平均年降水量1 060毫米。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等。農業主產糧、棉、油,為商品糧和優質棉基地之一。灘塗和內河水資源豐富,海產品有對蝦、鰻魚、貝類等,內河魚類有魚、蝦、鱉等,有蘆葦、香料、中草藥、飼料等植物資源。新洋港黃沙港陳傢港等為海洋漁業基地。工業以紡織、食品、機械、電子、化工、制革、造紙、建材等為主。204國道、陳丁公路縱貫南北,陳沭、鹽淮、鹽寧一級公路橫穿東西。通榆運河、串場河、鹽邵線等為主要內河航道。射陽港和陳傢港已與沿海10多個口岸通航。鹽城機場可起降大中型客機。名勝古跡有瓜井、枯枝牡丹園、范仲淹讀書亭遺址、陸秀夫“陸忠烈公祠”、明清書法傢宋曹故居,革命紀念地有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抗日軍政大學五分校舊址。沿海灘塗建有麋鹿野生放養保護區(麋鹿公園)(見圖)、珍禽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鹽城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的麋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