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簡稱亞太經社會)提出的將亞洲大陸各國主要公路聯成網路的構想。1959年啟動籌建。宗旨是促進並協調亞洲地區國際公路運輸的發展,擴大亞洲各國貿易往來和旅遊業的發展,從而刺激亞洲經濟發展,便利區域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根據設想,亞洲公路網將建成連接亞洲地區各國首都、工業中心、重要港口、旅遊及商業重鎮的交通運輸網。

  中國於1987年正式以107國道(北京—廣州—深圳公路)加入亞洲公路網。雖然在形式式上有一條公路加入亞洲公路網,但因為107國道在整個路網中並不與任何國傢連接,所以中國實質上仍然獨立於亞洲公路網之外。1993年,中國曾以專傢身份向亞太經社會提出瞭3條考慮加入亞洲公路網的路線:北京—二連浩特,上海—烏魯木齊—紅其拉甫,上海—昆明—景洪—打洛。在這3條路線的基礎上,亞太經社會於1996年和1997年提請中國考慮7條線路:①霍爾果斯—烏魯木齊;②吐爾尕特—喀什;③伊爾克會坦—喀什;④卡裡馬巴德—喀什;⑤符拉迪沃斯克(海參崴)—莫斯科;⑥漢城(今首爾)—沃羅涅日;⑦上海—烏魯木齊—霍爾果斯。

  加入亞洲公路網的國傢共有25個,路網的總裡程約90 000千米,其中有5條國際線路,37條區域線路。亞洲公路網還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建立完整的法律框架有效約束入網道路的養護、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和環境保護。

  加入亞洲公路網並不意味著該國在運輸權益上對外國開放,外國車輛在未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不可以自由進入該國。是否允許外國車輛入境,允許通行車輛數、通達距離等運輸權益的具體問題仍由有關主權國傢通過雙邊或多邊談判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