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相間的地貌組合。發育在河湖相未膠結的土狀堆積物基礎上。以中國新疆羅佈泊凹地最為典型,分佈面積約3 000平方千米。以維吾爾語“雅丹”(陡壁的土丘)命名。雅丹地區地面崎嶇起伏,支離破碎。高起的風蝕土墩多為長條形,排列方向與主風向平行;土墩物質為粉沙、細沙和沙質黏土互層,沙質黏土往往構成土墩頂面。風蝕凹地底部的平地向下風向傾斜,凹地最深的部分在下風向一側。風蝕土墩和凹地相間分佈,不同的是凹地多數互相溝通,而土墩常是孤立分佈。風蝕雅雅丹在世界許多沙漠地區都有分佈,如利比亞提貝斯提、伊朗克爾曼盆地、埃及哈爾加盆地等。中國除新疆羅佈泊地區外,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和甘肅河西走廊的疏勒河下遊也有大面積分佈;東部沙漠化地區零星分佈的雅丹地形還處在雛形階段,零星地鑲嵌在草原和沙地中,稱之為風蝕劣地。雅丹是風力吹蝕和風沙流磨蝕作用的產物,並在形成過程中被(季節性)流水侵蝕改造。因此,雅丹是風力和流水交互作用的產物。一些學者認為雅丹發育與環境變遷有關。中國羅佈泊地區樓蘭古城附近的風蝕率為0.24~0.47厘米/年。非洲撒哈拉的許多中型雅丹是在新石器洪積期之後才形成的。埃及西沙漠大型雅丹的風蝕歷史可以追溯到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

新疆五彩城雅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