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詩人。原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1949年隨軍赴臺灣。1954年底結識洛夫、張默,參與《創世紀》詩刊編務。1966年赴美國艾奧瓦大學訪問。1967年獲威斯康星大學碩士學位。曾先後擔任《幼獅文藝》主編、《聯合報》副刊主編等職。

  他的早期詩作受何其芳《預言》詩集等影響,《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等詩語言、節奏甜美,富有鄉土氣息。25歲後進入創作高峰,且風格發生變化,著重於人的生存處境和生存本質的的掘進,以及對工商社會全體墮落的批判,意象繁復繽紛。1959年出版《瘂絃詩抄》,並發表重要作品《深淵》,宣稱要憑著一首詩“說出生存期間的一切,世界終極學、愛與死、追求與幻滅,生命的全部悸動、焦慮、空洞和悲哀”。稍後的《如歌的行板》、《一般之歌》繼續類似的主題。其詩作堪稱民謠風格的現代變奏,帶有超現實色彩,喜寫小人物悲苦,抑或化用一些戲劇、小說技巧,如《上校》、《坤伶》、《鹽》等。

  1965年後,瘂絃基本停止瞭詩歌創作,轉向新詩史料的搜集和研究,著有《中國新詩研究》一書。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長期主持《聯合報》副刊,在組織文壇活動方面用力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