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選礦工藝過程所用的設備。包括分級機械、重力選礦機械、浮選機械、磁選機械、脫水機械、特殊選礦機械以及其他選礦機械七類,各類又有很多系列和品種。選礦機械中出現最早的是重力選礦機械,最初的活塞式跳汰機於1830~1840年在德國出現,用於金屬礦分選。第一臺磁選機(帶式弱磁選機)於1888年問世。浮選機出現較晚,第一臺浮選機(機械攪拌式的)出現於1910年。

  分級機械 利用礦物中各種顆粒沉降速度或粒度不同,把磨碎後混在一起的不同粒度、不同比重的細小礦粒分離的設備,包括螺旋分級機、水力旋流器、流化床氣力分級機、氣流分級機、篩分機械等。

  重力選礦機械 使入選的混合礦粒在運動的介質中按比重或粒度進行分選的設備。種類繁多,主要有重介質選礦機、跳汰機、搖床、離心選礦機、斜槽選礦設備、橫流皮帶溜槽、磁流體選礦機等。它們結構簡單、不污染環境、成本低、耗能少,對於選別粗粒嵌佈的礦物如鐵、錳、鈦、鎢、錫、鈮等礦石較有優勢。重力選礦設備一直在向大型、多層、離心力強化重選過程、多種力場聯合作用、細粒重介以及細泥重選方向發展。

  浮選機 利用各種礦粒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對細粒礦物進行分選。在礦漿中加入浮選藥劑,依靠氣流或(和)機械攪拌形成氣泡,不易被水潤濕的礦粒附著在氣泡上(正浮選法),升至液面,通過排礦裝置作為精礦排出;易被水潤濕的礦粒留在槽體中作為中尾礦排出。主要用於分選細粒礦物,如小於0.5毫米的煤炭。

  磁選機 利用各種礦物的磁性差異,借助磁力和機械力對礦物進行選別的設備。磁選機由磁力系統、分選裝置、給礦和排礦裝置組成,種類很多,結構和選別方式差異較大。大體有弱磁和強磁、幹式和濕式、振動和不振動之分。弱磁場磁選機表面磁感應強度120毫特左右,主要包括磁力滾筒和筒式磁選機,用於強磁性礦物如鐵的選別。強磁場磁選機表面磁感應強度1 700毫特以上,用於弱磁性礦物如貴重金屬和非金屬的分選。

  脫水機械 濕式選礦所得的精礦需要經過脫水機械處理,以使固、液體分離。脫水機械可分為濃縮機、過濾機、離心脫水機和幹燥機(見脫水設備)。

  特殊選礦機械 用於石棉、金剛石和鈾等礦物的分選,類型很多,包括電選機、光電選機、X射線揀選機和放射性揀選機等。電選機利用礦粒通過電場作用在其上的電性(導電性、介電常數)差異進行分選,按結構有圓筒式、平板式、盤式和箱式等,按電場作用分有靜電電場、電暈電場和復合電場等區別。光電選機利用礦粒光學特性(顏色、反射率、透射率)和放射性差異,通過光敏元件產生信號,經過放大器推動繼電器,使執行機構動作對礦粒進行分選。

選礦廠浮選車間

  此外,各種除塵器不但用作礦物烘幹和冶煉的廢氣處理,在礦物的微細粉和超微粉加工中,還被廣泛用作產品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