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馴養動物(傢畜、傢禽等)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分佈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的領域。農業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馴養動物包括哺乳動物、禽類和一些非脊椎動物,主要有牛、馬、驢、騾、駱駝、羊、豬、兔、鹿、象,以及雞、鴨、鵝、火雞、鵪鶉、鴿、蠶、蜜蜂等。它們為人類提供肉、乳、毛、蛋、絲、皮革和蜂蜜等產品,以及畜力、動力和部分藥材原料。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有一些野生動物正在被馴養或將被馴養。畜牧業地理研究有助於深入瞭解飼養動物再生產的的本質,因地制宜進行畜牧業生產。研究內容:①畜牧業生產的地理環境,即自然條件、經濟條件、技術條件,以及它們的適宜性和限制性評價;②畜牧業的形成與農業其他部門的關系,發展歷史與變化過程;③畜種構成、經營方式、生產特點,在農業生產及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④畜牧業和主要畜種的地域分佈及其規律;⑤農區與牧區的協作機制與經營模式;⑥生產潛力,發展方向、途徑、措施;⑦畜牧業的地域類型及其分區規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