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胸壁部位的一組病變。其種類可有畸形、感染、腫瘤等。

  畸形 可為先天性和後天性。

  胸骨裂 在胚胎發育期間,胸兩側形成胸骨的軟骨結構,後向中線靠近融合成一整體,若兩側的軟骨不能向中線靠近和融合,就形成胸骨裂。胸骨裂可擇期修復,在兩歲以前手術效果較好。

 漏鬥狀胸 簡稱漏鬥胸,表現為胸骨柄以下的胸骨體向下凹陷,凹陷最深處在胸骨體與劍突交界的地方,胸廓呈漏鬥狀。嚴重者應在3~5歲期間進行糾正。佝僂病亦常致漏鬥胸。

  雞胸 表現為前胸壁突出,主要是由於肋軟骨生長過盛,使胸骨體和劍突隆起。佝僂病亦可造成雞胸。

  感染 又可分為非特異性感染和特異性感染。

  非特異性感染 即一般化膿性感染,除常發生在背部的癰外,尚可見深層感染。①胸肌下膿腫。來自上肢、前肋或乳腺感染,除采用適當抗生素治療外,應在胸大肌外緣作切開引流術。②肩胛下膿腫。肩胛骨下或前鋸肌止點處的膿腫,應在肩胛骨的低位切開引流,加抗生素治療。③胸骨肋骨感染。有胸骨骨髓炎、肋骨骨髓炎、肋軟骨和劍突感染等。急性骨髓炎需用抗生素治療;慢性者應將破壞的骨質完全切除。

  特異性感染 包括結核,放線菌病等。①胸壁結核。指胸壁軟組織、肋骨、肋軟骨或胸骨的結核,多繼發於肺或胸膜結核。需按全身性結核治療原則處理,用藥2周後,行病灶清除術。術後要繼續抗結核治療1年。②胸壁放線菌病。放線菌由呼吸道吸入肺部、侵蝕氣管、胸膜後形成支氣管胸膜瘺,肋骨也可受侵犯。③蒂策綜合征。特發性肋軟骨非化膿性痛性腫脹。又稱非化膿性肋軟骨炎,可發生於一處或多處。第二肋骨尤為多見。可與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混淆。

  腫瘤 胸壁轉移瘤最多見於肋骨,常造成局部破壞或病理性骨折。原發胸壁腫瘤。多來源於肋骨(80%)或胸骨(20%)。良性的如纖維瘤、骨瘤、軟骨瘤、骨巨細胞瘤等;惡性的如骨肉瘤、軟骨肉瘤、惡性骨巨細胞瘤和骨淋巴肉瘤等。惡性者較多。小部分胸壁腫瘤源於胸壁深層軟組織,有神經纖維瘤及肉瘤等。胸壁腫瘤不論是良性或惡性,均應及早作手術切除。並配合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