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輸的安全狀況反映鐵路的管理水準、設備品質、人員素質和社會秩序的狀況,是鐵路運輸品質的重要表現。

  世界上第一條公用鐵路在英國通車後,1830年9月15日在瑞因罕爾發生“火箭”號機車撞死一人的事故。這是第一件鐵路行車事故。其後150多年世界鐵路運輸史中,傷亡最嚴重的事故是:1917年12月12日在法國東南部的莫丹發生一列軍用列車脫軌,造成543人死亡。此外,西班牙、義大利、日本、印度、中國等國也發生過傷亡數百人的事故。。鐵路運輸事故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往往造成重大損失。

  事故類別 鐵路運輸事故一般分為行車事故、旅客傷亡事故、行李包裹事故和貨運事故等。

  行車事故是由於技術設備的故障、作業上的過失和自然災害等原因引起的。行車事故主要有沖突(包括列車沖突、調車沖突和其他沖突)、脫軌(包括列車脫軌、調車脫軌和機車車輛脫軌等)和列車火災。中國對行車事故按其造成的設備損壞程度,人員傷亡情況以及對行車的影響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大事故、險性事故和一般事故4種,並按不同類別和原因分為52項。旅客傷亡事故分為死亡、重傷和輕傷3種。行李包裹事故分為火災、被盜、丟失、破損、票貨分離或票貨不符、誤交付和其他7種,並按損失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等。貨運事故分為火災、被盜、丟失、損壞、腐壞、污染、濕損、票貨分離和其他9種,並按其損失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等。

  安全保證措施 各國政府和鐵路企業都把運輸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對貨物運輸一般以負責運輸為原則,即貨物和行李包裹從承運時起,到交付時止,由鐵路企業負責安全。發生事故,由鐵路企業賠償。但由於自然災害、貨物本身性質、違章托運和發貨人、收貨人責任造成的損失,鐵路方面不負賠償責任。由於發貨人、收貨人的責任,使鐵路企業遭受損失,由發貨人、收貨人負賠償責任。對旅客運輸,一般實行人身保險。旅客在運輸途中發生意外傷害,按照傷害程度,可取得一定數額的保險金。在中國,凡持票乘車的旅客,都由鐵路局辦理手續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保,不另簽發保險憑證。各國政府和鐵路企業通過改善技術設備、加強運輸管理和健全法制三個方面,不斷改善運輸安全狀況。

  改進技術設備是保證運輸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最初的機車連汽笛都沒有。1833年5月4日,在英國列雪斯特至斯翁寧頓鐵路的貝格窩斯道口上,機車將一輛雙輪馬車撞倒。事後根據經驗教訓,為瞭能在運行途中及時發出警報,在該機車上安裝瞭第一個汽笛。從19世紀30年代第一架固定信號機的問世到信號與道岔的聯鎖、自動信號、調度集中,以至鐵路行車指揮自動化和列車運行自動化系統的采用,都是經過無數的事故教訓,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逐步改進的結果。近年來,自動控制行車速度的裝置和自動檢測各種設備故障、線路故障的裝置的采用,對保證行車安全起瞭重要作用。

  健全運輸規章制度和嚴格紀律是保證運輸安全的基本環節。鐵路初創時期,列車運行采用時間間隔制度。到1839年出現閉塞系統,用空間間隔制度取代瞭時間間隔制度(見鐵路區間閉塞)。這在行車管理和規章制度上是一個巨大進步,對保證行車安全起瞭重大作用。為瞭有效地貫徹執行各種運輸規章制度,各國鐵路都註意職工的技術業務訓練和紀律教育,有的還開展安全月、安全周、安全第一和安全競賽等活動,並制定安全獎懲辦法。

  加強法制,健全有關鐵路法律是增強運輸安全的重要保證。英國鑒於運輸事故不斷發生,曾在1873年法案中要求所有鐵路公司每年報告閉塞系統和信號與道岔聯鎖裝置發展情況;在1878年法案中要求各鐵路企業在旅客列車上安裝連續制動裝置;在1889年進一步強制鐵路企業在客運鐵路線上使用上述3種設備。美國在1893年法案中也強制鐵路企業使用列車連續制動裝置。目前世界各國,有的在一般法律中列入有關鐵路安全的條款;有的制定關於鐵路安全的專門法律,如鐵路安全法、勞動保護法,以及其他一些關於特種設備、特種運輸的安全法規。

  為瞭保證國傢有關鐵路安全法規的貫徹,19世紀40年代英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貿易委員會指派鐵路監察員。後來,許多國傢都設置監察機構,監督檢查鐵路企業執行國傢有關安全法的情況,調查處理事故。有的國傢的監察機構還對新建鐵路的技術標準和運營鐵路的技術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有的監察機構有權對違反安全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理。中國鐵路各級管理機構中設有安全監察機構,監督檢查安全規章的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