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赫希斯特橋。它位於聯邦德國法蘭克福,是一座跨越緬因河的公路、鐵路、管道三用橋,為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

  這座橋於1970年動工,1972年6月竣工,是赫希斯特化工聯合企業為瞭在緬因河南岸擴建,加強南北兩岸工廠之間的聯繫和鋪設輸油管而建。橋全長為300.31米,主跨跨度為148.23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跨長最長的鐵路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

  這座橋的結構是不對稱的。在南側橋墩上設置一座雙柱柱式混凝土索塔,高52.47米。加勁梁高2.66米,是由橋面板、2.6米高的腹板和連續底板組成的空心箱形梁,外側每隔3米設橫梁。加勁梁采用同4號橋墩整體連接的剛架結構,剛架梁在南岸部分可供錨固的范圍長94米,支承在3個橋墩上。北側主跨跨長148.23米,其中斜拉橋部分114.91米。由索塔伸出13對豎琴式斜拉索錨固於梁部腹板上。北側加勁梁在114.91米處通過鉸支座支承在由北側橋墩伸出的變截面懸臂剛架上(懸臂長33.32米)。南側第一孔簡支梁的北端支承在加勁梁上,以抵消南岸1號橋墩可能出現的負反力,北橋臺也設平衡重,以保證安全。梁部和索塔主要用450級混凝土。塔柱底部與加勁梁固接。加勁梁內的預應力鋼筋采用直徑為26和32毫米的高強度鋼筋,用迪維達格法張拉錨固。每根斜纜索由25根直徑16毫米、材質St135/150的螺旋鋼筋組成。斜拉索鋼纜外套以直徑194毫米、壁厚5.4毫米的空心鋼管,在張拉後,螺旋鋼筋與鋼管之間的空隙用水泥砂漿壓註密封,以防止鋼筋被腐蝕。加勁梁采用懸臂灌築法施工。索塔與加勁梁的節段相互適應同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