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德國最大的海港,歐洲主要大港之一。位於北緯53°33′、東經9°58′,在易北河下遊,距河口約100公裡。航道水深12米以上。1984年吞吐量約7000萬噸。

  水陸交通 漢堡港有約300條通往五大洲的定期航線,每月發船約730艘次。漢堡港通過易北河以及與之連接的運河溝通內陸各地;通過鐵路網和公路網深入腹地,並能東到波蘭和蘇聯、東南到捷克斯洛伐克和巴爾幹半島各國,南到瑞士和和奧地利以及向西同工業高度發達的萊茵和魯爾區相連,因而漢堡港是中歐重要交通樞紐。

  歷史和現狀 漢堡港始建於13世紀,已有700年歷史。1937年將各個獨立的港口,如漢堡港、阿爾通納港、哈爾堡港、威廉斯堡港等統一起來,成為目前的漢堡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受到嚴重破壞。戰後經過恢復和大規模擴建,漢堡港目前擁有碼頭線總長270公裡,海船港池約40個,河船港池30個和運河及其支流港池60多個。全港有遠洋船舶泊位300多個,內河船舶泊位200多個。

  漢堡港總面積約1萬公頃,其中陸域面積約6000公頃,水域面積約4000公頃。漢堡港辟有免稅自由港區,占全港總面積1/3以上。港內鐵路線總長約600公裡。漢堡港的導航雷達由5個雷達站組成。

  港區情況 漢堡港主要有7個港區,按修建先後的順序為:易北河右岸港區,靠近漢堡市區,水深8米,適應小型商船進出,裝卸各種散雜貨;東港區,經過擴建和改造,現在是水果專用港區,水深10米;西港區,經過擴建和改造,已成為深水港區,水深11米以上,主要為大宗件貨和班輪專用碼頭;瓦爾特斯豪夫港區,為集裝箱和滾裝貨物專用港區,水深約14米;5號港區和6號港區,位於南易北河東岸,是糧食、食用油、原油和煤炭的專用港區,是漢堡港重點擴建和發展的港區;德拉登瑙港區,70年代投產的港區,有紙漿和幹散貨專用碼頭。

  發展規劃 漢堡港已在實施到2000年的發展規劃。港區將向南和向河口方向擴大46平方公裡,航道加深到13.5~16米,增建大型船泊位數和采用現代化設施。計劃到2000年的年吞吐量比目前增加80%~100%。(見彩圖)

聯幫德國漢堡港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