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於進行遊泳、跳水、水球等水上運動的體育建築。

  沿革 在古代,室內遊泳運動常同沐浴、遊樂活動結合在一起,豪華的古羅馬浴場起著遊泳館的作用。在現代,世界各國都建有遊泳館,著名的有日本東京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中的遊泳館、聯邦德國慕尼克奧林匹克中心的遊泳館。中國至1982年底,已建室內遊泳池和遊泳館109座,較大的是四川遊泳館(1980)、上海遊泳館(1984)等。近年來,充氣式建建築已應用於遊泳館。

上海遊泳館

  類型 遊泳館(池)按功能可分為四種。①比賽館:作為遊泳、水球、跳水等項目競賽和表演之用,設有看臺,平時作為訓練之用。②訓練館:專供運動員訓練用,有遊泳和跳水設備,隻設少量觀摩席,不設看臺。③室內公共遊泳池:供公眾鍛煉、遊樂、休息、醫療用,佈置比較靈活。④傢庭遊泳池:面積不應小於25平方米。

  設計要點 遊泳館可單獨建造,也可與其他體育設施共同組成綜合體育中心,或附建於學校、旅館、公園等處。設計要點為:①建築佈局要考慮運動員、觀眾和管理三部分功能分區,人流路線應互不幹擾。②比賽館的看臺一般佈置在比賽池和跳水池的一側或兩側,註意防止水面產生眩光。③遊泳池是遊泳館的主要設施,有比賽池、練習池、跳水池、水球池、綜合池、兒童池、海浪池等;還有跳水、比賽、水球合用的池。比賽池的國際標準尺寸為長50米,寬不小於21米,水深1.8米以上,池內設8條泳道,並裝設出發臺、自動計時器、浮標、道繩和觀察窗等。跳水池的尺寸取決於跳臺類型。跳臺高有3米、5米和10米三種。水深取決於跳臺、跳板的高度。遊泳池池身結構應堅固耐久,不滲漏,尺寸須符合標準,各種設備和建築處理須確保遊泳者的安全。池身一般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簡易池也可用磚石結構,有些小型池還可用鋁合金結構或在混凝土、鋼、木制池壁內側鋪裝塑料裡襯。遊泳館室內空氣濕熱(池水溫度24~29℃,室內溫度25~34℃),且含有大量氯化物,比賽廳還要同時滿足觀眾和運動員的不同需要,因此對空調要求較高。在寒冷地區要考慮防止圍護結構表面結露和各種構件材料的腐蝕。④降低室內的噪聲和作好音響處理,縮短混響時間,改善音質,以創造良好的聲學環境。⑤使用符合衛生標準的池水。水處理一般可用循環過濾供水系統,將已污染的池水持續抽出,經凈化、消毒、加溫後再放回池中使用;小型池也可采用對人無害的藥物滅菌、沉淀吸污的方法。

  

參考書目

 John Dawes,Design and Planning of Swimming Pools,The Architectural Press,Londo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