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城內東北隅。創建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初為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的府邸──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改為雍和宮。雍正十三年因停放胤禛的欞柩及供奉他的影像,將各主要建築的屋頂由綠琉璃瓦改為黃琉璃瓦。乾隆九年(1744)改建為喇嘛教寺院,作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務的中心。

  雍和宮坐北朝南,總體佈局嚴整,有明顯的中軸線。門前有三座牌樓,北經長達百米的甬道。入昭泰門,左右對稱建碑亭及鐘鼓樓,沿中軸線線向北依次佈置有天王殿、雍和宮、永祐殿、法輪殿、萬福閣(見彩圖)等建築,與兩側的翼樓組成五重院落。其中法輪殿前後出抱廈,平面呈十字形,殿頂升起五座小閣,閣頂為小喇嘛塔,有如金剛寶座塔,具有喇嘛教建築特色。法輪殿、萬福閣前後兩組建築都是三殿並列形式,保存瞭大殿與東西堂並列的古代建築佈局的特點。而萬福閣與左右的永康閣、延綏閣以飛閣復道相通,這種手法多見於唐代佛教壁畫,此外為罕見的實物。萬福閣為三層中空建築,內供一尊高達25米木雕彌勒佛立像(地面以上為18米)。

北京雍和宮萬福閣,1694年始建

  雍和宮是由王府改建的喇嘛教寺院,在平面佈局上仍保留有一定的王府建築規制,如大殿為七間,兩側有翼樓及後部有後樓等。與《大清會典》對王府的規定相吻合,可作研究清代王府建築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