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科(Urticaceae)苧麻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一種重要的纖維作物,其莖內的韌皮纖維可用作紡織原料。(見彩圖)

苧麻植株

>  苧麻原產中國。在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距今47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有用苧麻纖維織成的平紋佈。《詩經》有漚制苧麻的記載。北魏《齊民要術》及元代《農桑輯要》等古農書有關於栽麻經驗的系統總結。

  18世紀中國苧麻原料和紡織品開始輸入歐美各國。現在世界上自南緯25°到北緯38°都有苧麻栽培,以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為多。中國的苧麻主要產區在湖南、湖北和四川,安徽、江西、廣西、貴州和臺灣等省(自治區)次之,其他地區有少量栽培。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中國年產苧麻占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1982年栽培面積約4.67萬公頃,年產約5.59萬噸,居世界首位。巴西和菲律賓的產量次於中國。此外,朝鮮、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日本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傢也有生產。中國、巴西和菲律賓是出口苧麻原料最多的國傢,日本是進口最多的國傢。

  類型和品種 中國普遍栽培的苧麻為白葉種,染色體數2n=28。綠葉種苧麻(B.niveavar.tenacissima2n=24)僅在海南和雲南等熱帶氣候地區有少量分佈。根據根系入土深淺和地上部生長狀態,苧麻品種可分深根叢生型、淺根散生型和中間型3類(圖1)。中國目前生產上應用的主要優良農傢品種有黑皮蔸、蘆竹青、細葉綠、黃殼早等。主要育成品種有湘苧1號、黔苧1號等。此外,四川和貴州省還育成雄性不育系,臺灣省育成四倍體高產新品種。

  形態和特性 苧麻根系發達,有粗大的貯藏根和細根。地下莖(俗稱種根)不斷分枝。各分枝的頂芽萌發出土,成為地上莖。一般栽植密度時每蔸有效莖為10~30根。莖高1.2~2米,直徑0.7~1.5厘米,通常不分枝。葉心臟形或橢圓形,有尾狀尖端。白葉種葉背有銀白色交織的茸毛,葉緣有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圓錐狀花序腋生,雌花序生在莖上部,紅色或黃色,雄花序位於下方,黃綠色。在二者交界處往往同一花序上雌花和雄花並生。瘦果小。種子紡錘形,褐色。千粒重約0.05~0.15克(圖2)。

  苧麻以地下莖和根系留地越冬。日平均氣溫上升到9℃左右時,地下莖的芽開始出土,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7~30℃;低於3℃時生長停止;0℃以下麻苗受凍而死。當土層5厘米以下的地溫降到-3℃時地下莖遭受凍害。要求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在生長季節中均勻分佈。適宜相對濕度為80~85%。當溫度和降水量適宜時,地上莖每天可生長3~6厘米。幹旱則生長停滯,纖維中木質素含量增加。如地下水位過高或排水不良,地下莖和根容易腐爛。丘陵、山區和平原都可栽培,但土層必須深厚。土壤pH以6~7為宜。苧麻是短日照植物。晝夜的長短會影響開花的遲早和雌、雄花數的比例;短日照條件下開花提早,雌花多,延長日照則開花期延遲且多生雄花。在中國,常在秋季開花、結實。

  栽培和管理 以營養繁殖為主。方法以分蔸法較常用,即在早春出苗前掘出地下莖,切成6~15厘米帶芽的小段或小塊,直接栽植於大田中。如果采用細切種根的方法繁殖,要先育苗再移栽。分株法系在春季萌芽後掘取帶根的小麻株,直接移栽於大田。此外,也可用壓條或扦插法繁殖。營養繁殖簡便易行,麻株生長快,初期產量高,但種苗來源有限,繁殖系數較低。種子繁殖一般在早春進行。播種後用塑料薄膜或稻草等物覆蓋,出苗後分次揭除覆蓋物。苗床土壤須保持濕潤,並結合灌溉分次澆施肥水,及時除草、間苗並拔除劣苗。待苗長出10~12片真葉時移栽於大田。種子繁殖法繁殖系數高,但因常導致麻株變異,故生產上一般不采用,隻用於雜交育種。如用組織培養和莖梢、嫩枝帶葉扦插法育苗,可保持優良性狀,提高繁殖系數。

  苗株宜選避風處栽植。春季一般采用穴栽,穴、行距均為50~75厘米。每穴栽地下莖1~3塊(段)或麻苗1~2株。條栽時行距70~80厘米,株距18~24厘米。須施足基肥。新麻田的管理以查苗補缺、松土、除草和追肥提苗為主。苧麻田多在嚴冬來臨前采取深中耕、深施肥和客土覆蓋等措施,以疏松土壤、增厚土層、改良土質,為下年麻株生長提供緩效性養料,並可防地下部分受凍害。當苧麻畝產140千克粗制纖維時,每產100千克約需純氮10.3千克,磷酸2.5千克,氧化鉀13千克。在全年總施肥量中,冬肥約占40~60%,以有機肥為主。春天頭季麻出苗和每次收獲後,即施速效氮肥為主的追肥。剝麻時留下的莖葉殘渣也可用以肥田。幹旱季節可用湖草、樹葉等覆蓋地面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灌水應隨灌隨排,防止漬水。種植多年的麻田,若因地下部分生長過密或病蟲害、漬害等而引起衰敗時,應進行疏蔸,增施有機肥,加強病蟲害防治。嚴重衰敗的麻田,要挖去老蔸,改種其他作物,進行幾年輪作後,再栽新麻。

  中國苧麻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線蟲病、白紋羽病、炭疽病等。根腐線蟲侵染地下莖和根時,出現黑褐色小斑,以後擴展,引起腐爛,並使植株生長矮小,葉變黃。白紋羽病菌導致地下莖和根腐敗,植株生長衰弱。炭疽病為害葉和地上莖,產生圓形或紡錘形病斑,後期使纖維產生紅色斑點。主要害蟲有苧麻夜蛾、天牛、金龜子、黃蛺蝶、赤蛺蝶等。均可用藥劑防治。

  收獲和加工 苧麻生長基本停止、下部葉片脫落、莖的中下部變褐色時,為工藝成熟期。此時纖維產量高、品質好,即可收獲。新栽的苧麻當年可收纖維1~2次,以後每年收獲的次數隨緯度、海拔及氣象條件而異。中國長江流域、日本、美國佛羅裡達州、巴西等一般每年收獲3次;中國廣西和臺灣省可收4~5次;菲律賓可收6次。栽植後可連續收獲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收獲方法一般是在田間折斷麻莖後剝下麻皮,也可割倒麻莖運回剝皮。鮮麻皮可用刮麻器刮去表皮制成纖維(即紡織工業的原麻),或把脫葉鮮莖用剝麻機直接剝制纖維。大面積麻田由飛機噴撒脫葉劑,用聯合收割機收剝纖維。剝制的濕纖維應立即曬幹或烘幹,以防發黴變色,然後分級紮把打捆。初制的幹纖維進行化學脫膠,制成潔白的精纖維或麻條供紡織用。

  用途 苧麻的單纖維長60~250毫米,是植物纖維中最長的。表面光滑,有縱橫條紋,無捻曲。單纖維強力大,浸濕後更大。細度一般為1300~2000公支(米/克)。抱合力和柔軟性不如羊毛、蠶絲和棉花,但大於大麻和亞麻。由於苧麻纖維具有吸濕、散濕快以及耐磨、絕緣、熱傳導快等特點,且脫膠後潔白而有絲光,故適於紡制夏令衣料佈,如純麻夏佈或麻滌、麻毛、麻絲混紡品。制成的衣服涼爽、易洗、快幹。也可用以織制帆佈、刺繡抽紗用佈、傢具裝飾織物,以及漁網、水龍帶、皮尺和麻線等。苧麻葉和嫩梢含較多蛋白質及鈣、磷、維生素A,可作牲畜飼料。根可供藥用,有止血、安胎、清熱解毒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