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門的1科,通稱麻黃。為多分枝的灌木、亞灌木或呈草本狀,植株通常矮小,高5~100(~200)釐米,稀高達5~8米或為纏繞灌木,莖直立或匍匐,次生木質部中有導管;小枝對生或輪生,綠色,具節,節間有多條細縱槽紋。葉退化成膜質,2~3片在節上對生或輪生,約1/2或2/3合生成鞘,上部呈三角狀裂齒,稀成絲狀而長達1釐米。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卵圓形或橢圓形,生枝頂或葉腋,具2~8對交互對生或輪生(每輪3枚)膜質苞片;雄球花單生或數個叢生,或3~5個組成複穗穗花序,每苞腋生1雄花,雄花具膜質、僅頂端分離的假花被,雄蕊2~8,花絲連合成1~2束,花藥1~3室,花粉橢圓形,具不同數目的縱肋和凹谷,縱肋逐漸向兩端匯合,但不連接,無萌發孔;雌球花僅頂端1~3枚苞片,腋部生有雌花,雌花具革質、囊狀假花被,胚珠上部有膜質花被延長的珠被管,從假花被管伸出。雌球花發育後苞片增厚成肉質、紅色或橘紅色,稀為膜質,假花被發育成革質假種皮;種子具肉質或粉質胚乳。麻黃屬植物的染色體基數x=7,14,18。

  該科僅麻黃屬1屬,約40種,分佈於亞洲、美洲、歐洲東南部及非洲北部的幹旱荒漠及草原地帶。中國有12種4變種,分佈區較廣,除長江下遊及珠江流域各省區外,其他省區皆有分佈,以西北及雲南、四川、西藏等省區種類較多,資源則以北方諸省區豐富。麻黃的化石花粉最早出現在中白堊紀。在中國北方和南方古新世地層中有一定的含量,有些地區在類型和含量上都多,如內蒙古地層中的麻黃花粉占裸子植物化石花粉的8~9%,青海西寧地區占17%,江西部分地區則高達80%。

  麻黃屬諸種類或多或少為旱生性或半旱生性植物,生於沙丘、半沙漠、草原、荒漠及多沙、多巖石、多石礫的稀樹幹旱地區。麻黃屬植物的枝莖常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以麻黃堿為主要有效成分,次為偽麻黃堿。此外,還含有微量的甲基麻黃堿、甲基偽麻黃堿、去甲基麻黃堿和去甲基偽麻黃堿等。麻黃作為藥用植物從古以來就已著名,而在中國的應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有解表、散寒、平喘、止咳、利水等功能和松弛平滑肌、收縮血管及中樞興奮等作用。可治風寒感冒、風寒咳嗽、氣喘、水腫及支氣管哮喘等病。在中國大部地區習用的麻黃為草麻黃(產東北、華北及河南、陜西)、木賊麻黃(產華北及西北)和中麻黃(產華北、西北及遼寧、山東、西藏)三種植物的枝條。其中草麻黃和中麻黃產量較大,木賊麻黃含麻黃堿量較高(占生物堿含量的85~90%)。在四川、雲南、貴州亦用麗江麻黃,西藏用山嶺麻黃入藥。膜果麻黃在某些產地也作麻黃入藥,但所含麻黃堿量較低。此外,麻黃有固沙保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