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壤學傢。1905年5月7日生於江蘇省金山縣(現屬上海市),逝於1996年。1928年畢業於北平農業大學農化系。後任中央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學教授兼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土壤肥料系主任,曾赴歐美數國進行為期兩年年的考察和研究。1952年起,歷任西南農學院(現西南農業大學)教授、土壤農化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重慶土壤研究室主任。1985年獲全國總工會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長期從事土壤學的教學與研究,專長土壤地理學、土壤分類和土壤肥力的研究。20世紀30年代起,開始從事對紫色土、水稻土的調查研究,與他人共同提出水稻土的“三育”(淹、瀦、潛)分類法和中國土壤分類方案。後又提出利用土壤粘韌曲線作為判斷土壤肥力的方法。60年代末提出土壤生理性(水、熱、肥、氣)的觀點,並於70年代發展為土壤肥力的生物熱力學理論。70年代起,長期深入農村調查研究,運用土壤肥力理論試驗成功“水稻自然免耕法”。著有《土壤學附地質學基礎》(1961)和《土壤學(南方本)》(1980),並與高惠民共同主編《中國農業土壤概論》(1982)。撰有學術論文7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