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晚期方國青銅器遺存。湖南省曾不斷發現商代青銅器,寧鄉縣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地區,出土銅器數量最多,也最重要。

  甯鄉出土商代青銅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四羊尊據傳就是1938年在這裏發現的。1959年,在一處窖藏中發現5件大銅鐃,高約70釐米,其中兩件飾象紋,兩件飾虎紋,一件飾獸面紋。1962年在黃材發現銅鼎和銅,器形與紋飾和商代同類器完全相同,器內還有商代常見的族徽銘記,卣內貯放各式玉珠、玉管1000多多件。1970年又發現一件銅卣,器內有戈形銘記,並藏有各種玉飾300多件。此外,還曾發現過一件獸面紋銅瓿,器內貯放銅斧200多件。著名的人面方鼎據傳也是在寧鄉出土的。

湖南寧鄉出土的商代晚期銅戈卣

  銅器多出於窖藏之中,器形、紋飾都和殷墟出土的相同,隻有銅鐃在殷墟未曾見過,它屬於南方青銅時代文化的典型器物。因此,推測它們有可能是當地的方國遺存。但也有一種意見認為是商代的奴隸主貴族從北方帶來而埋入地下的。在寧鄉黃材附近還發現一處居住遺址,出土遺物的年代與青銅器相當,兩者當有一定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