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體質特徵介於南猿原始類型和直立人之間的人科成員,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能製造石器的人屬成員。生活在距今 200萬年前後,目前主要發現於非洲。1960和1963年,分別在東非坦桑尼亞奧杜瓦伊峽谷的第1和第2 層發現瞭能人化石。1964年,肯雅考古、古人類學傢L.S.B.利基(1903~1972)等將其定名為人屬能人種,意思是“能幹,手巧”。據1978年的報告,在奧杜瓦伊峽谷已發現代表10個個體的能人化石。另外,在肯雅的科比福拉、南非的斯瓦特克朗斯以及埃塞塞俄比亞的奧莫地區也發現瞭這一類型的化石。

  能人的體質形態比南猿要進步,但較其後的直立人為原始。主要特征是頭骨薄而呈穹窿形,眶後收縮程度小,前部齒相對較大,下頜骨外面增強。體骨的形態特征與現代人的非常相似,表明已能兩足直立行走。腦量平均值為646毫升,大於南猿而小於直立人的平均值。在分類上,能人歸屬於人屬,是迄今所知人科中最早的人屬成員。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在奧杜瓦伊峽谷的 7個遺址中,能人化石直接與奧杜韋文化的石器共生;在另外3個地點,在與能人化石相同的層位中也發現瞭奧杜韋文化的遺存。共生的動物遺骸表明,能人已能成功地狩獵中等大小的動物,特別是成年的、中等大小的羚羊。能人可能已會建造簡陋的類似窩棚的住所。

奧杜瓦伊峽谷出土的能人頭蓋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