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時代初期的洞穴遺址群。位於馬來西亞沙撈越西北部,北距南海約24公裡。經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上限約距今4萬年或更早,下限約在西元700年前後。1954年開始,在此發現瞭200個以上有人類活動遺跡的洞穴,1957~1976年沙撈越博物館的考古學傢T.哈裡森等人進行瞭多次發掘。

  堆積最豐富的洞穴名叫“大洞”。其主要洞口朝西,寬183米,高約91米,遺跡集中在洞口部分。前部為生活區,面積約580平方米。。後部為墓葬區,面積約464平方米。生活區有厚達1.83米的食物垃圾堆積,其中包括海貝、淡水螺和熊、犀牛、野牛、髯豬、鹿等動物骨骼。亦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大致而言,在距今3萬年以前,主要是使用形狀不規則且未經第二次加工的石片和單面打制而成的礫石砍砸器,此後則以石片石器為主。公元前1萬年以後,出現瞭刃部磨光的礫石石斧及經第二次加工的石片。前40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通體磨光的石斧。前2500年左右出現方角石斧和陶器,陶器的種類有罐、甕、盤等,紋飾以刻劃紋、壓印紋、繩紋為主,有的刻劃後施彩。前250年以後,出現小件紅銅及青銅制品、鐵制品、中國陶器、玻璃珠等。

  洞中共發現墓葬 166座。葬法因時代不同而變化。屬於中石器時代者有側身屈肢葬和蹲坐葬,均無葬具,少數有石斧、骨錐或獸牙隨葬。屬於新石器時代者有合葬和火葬。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時代者有仰身直肢葬和燒骨葬。葬具有木棺和竹盒等,隨葬品有石、骨工具或陶器,較晚時期亦有以青銅刀隨葬的。

  另一重要地點名叫“畫洞”,發現有早期金屬時代的船棺葬,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距今2300年左右。洞的後壁有赭石繪的粗糙壁畫,內容為喪船、舞人等殯葬儀式活動。

  尼阿洞穴遺址的發掘,第一次揭示瞭沙撈越地區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金屬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其石片石器的傳統與印尼、菲律賓發現者一致,而與東南亞大陸多用礫石或石核有所區別(見東南亞舊石器時代文化)。大洞發現的陶器與菲律賓塔邦洞相似。這些發現為研究這一帶古代民族的遷徙與文化的傳播,提供瞭新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