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古代安息王國(西元前250~西元224)都城遺址。位於今蘇聯土庫曼加盟共和國首府阿什哈巴德西北18公裡的巴吉爾村。城址包括舊尼薩和新尼薩兩處。新尼薩曾於5世紀下半葉復興,尤其在11~12世紀作為呼羅珊的重要中心處於繁榮時期,16世紀後逐漸衰落。1930~1936年和1946~1960年,蘇聯考古學傢A.A.馬魯先科和M.E.馬松先後主持發掘。

  舊尼薩為安息王住地,面積約14公頃,四周有土坯城牆,厚約10米。城內建築可可分南北兩部分。南部為宮殿和廟宇,其中有方形和圓形大殿各一座,可能都是神廟。方形大殿面積約400平方米,內有4根高達12米的四棱磚柱,沿墻則有半圓柱,其形式與多裡安式、科林斯式和伊朗式的立柱相似。該殿的第2層也有圓柱,其間置以高於人體的男女彩塑。圓殿的裝飾和立柱與方殿相似。城的北部,有一座由方形回廊改建而成的王室倉庫,面積約3600平方米。此外還有若幹王陵。新尼薩位於舊尼薩南面,面積約18公頃,亦築有土坯城墻,墻上建有望樓。城門開於東墻,城門附近有安息貴族的墓地。城內南部聳立一座城堡。城外四面亦有房舍,並有一道用草泥修建的外城墻,長6公裡以上。

  該城址出有大理石雕像、赤陶塑像、鎏金銀像和象牙雕刻等許多藝術品。雕像多具希臘風格,也混有東方成分。有40多件象牙角杯尤為精致,其上部雕有飾帶,表現天神、詩神、酒神及希臘神話場面。器身光滑,以彩色玻璃、寶石和黃金鑲邊,尖端則雕塑有馬、鹿、獅身鷹頭有角怪獸、半人半馬有翼怪獸和手持器皿的女神等(見彩圖)。出土的日用器物亦呈希臘風格,其種類包括陶器、玻璃器、鐵兵器、盾牌的青銅護手、印章、鑄有希臘文的錢幣。出土約2800塊酒壇碎片,其銘文一般認為是阿拉米字母拼寫的安息語,可能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安息語文獻,內容反映釀酒、貯酒、出納、稅收等情況,有助於說明安息行政機構的某些特征及中亞農業特別是葡萄種植業的歷史。

中亞安息王朝 象牙角杯 蘇聯土庫曼尼薩城址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