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居龍藏

  日本考古學傢。四國德島市人。明治三年四月四日生,昭和二十八年一月十四日卒。自幼在傢自學。1892年在東京受教於坪井正五郎,次年任東京帝國大學理科大學人類學教研室標本管理員。1905年任該校理科大學講師。1921年獲東京京帝國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22年任同校理科大學副教授,繼坪井正五郎之後為該校人類學教研室主任。1923年兼任國學院大學教授。1928年改任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評議員和研究員。1933年改任上智大學文學部部長兼教授。1939年來到中國,任燕京大學客座研究教授,直至1951年。

  鳥居龍藏在學術上的成就,表現於將考古學與人類學相結合;除瞭在日本國內從事考古工作外,還在西伯利亞東部、千島群島、庫頁島、朝鮮及中國的內蒙古、東北、雲貴、臺灣等地進行調查發掘,研究東亞各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的古代歷史和文化,晚年致力於中國遼代文化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有史以前的日本》(1925)、《從人類學上看我國上古的文化》(1929)、《從考古學上看遼的文化》等。他的全部論著都收入在十二卷的《鳥居龍藏全集》(1975)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