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用傳統方法講授滿語的教科書。舞格壽平著述,“以課傢塾”。雍正八年(1730)刊行。有人認為此書是在清沈啟亮編纂的滿漢辭典《大清全書》(1682)的語法附錄基礎上充實而成。全書分4卷,有目錄和序言。卷—,通過講解“十二字頭”(分為12類的滿語音節表)介紹滿文的字母和音節。在“切韻清字”一節中,列舉瞭在“十二字頭”中沒有但在滿文中常出現的187個雙拼音節(傳統術語為“切音”)。在“異施清字”一節中,說明有特殊讀法的音節和詞。末尾是滿文字母的運筆先後。卷卷二,日常會話。每一個話題形成—個自然段,共46段。在這些話題裡,有最常見的詞的語法形式和句型。卷三,講述“助語虛字”,約100個。包括後置詞、連詞、語氣詞以及少數副詞和慣用詞組。詞的構形附加成分和構詞附加成分也作為“助語虛字”來解釋。除瞭一些副詞和慣用詞組隻註義外,其他的“助語虛字”都有用法說明和例句。卷四,對字形、讀音、詞義相近的詞,做瞭辨異。此書是最早的滿語教科書之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國內外教授滿語的基本教材,也是研究滿語的基礎材料。18~19世紀先後數次譯為俄文和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