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唯物主義哲學傢戴震的著作。3 卷。書成於乾隆十八年(1753)至乾隆二十八年期間。本書反映瞭作者關於自然與社會問題的唯物主義思想。《原善》中提出“道”是物質實體,“道”是生生不息氣化過程的思想。說:“一陰一陽,蓋言天地之化不已也,道也。一陰一陽,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條理乎?以是見天地之順,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思想在以後的《孟子字義疏證》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和完善。在認識論上,《原善》認為,人的認識起源於耳、目、口、鼻等感覺器官對外物的接觸觸;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思維器官(心)作出判斷,上升到規律性的認識,說“耳、目、鼻、口之官接於物,而心通其則”。堅持瞭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原善》控訴“在位者”的貪暴,認為人民起而反抗,是統治者“肆其貪,不異寇取”的行為引起的。《原善》最初收入《微波榭叢書》的《戴氏遺書》中,1792年收入《戴東原集》經韻樓本和《粵雅堂叢書》中。1956年收入古籍出版社《原善·孟子字義疏證》合刊標點本,1961年收入中華書局出《孟子字義疏證》本,1980年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戴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