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腹腔內,橫膈下,偏左上部的臟器,與心、肝、腎、肺合稱為五臟。脾性沖和,主運化、升清、統血,與人體消化吸收轉輸、血液生化、升降出入的代謝運動有著密切關係,故有“後天之本”之稱。脾開竅於口,外主肌肉。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相互絡屬,二者互為表裏,同稱“倉廩之官”。脾通過經脈循行與口、唇、舌、鼻、咽、目、脘腹、四肢、肉、前陰、奇經八脈等部位相通,脾的病變也可從這些部位反映出來。

  脾在陰陽屬性中屬陰中之陰髒。其性兼靜。就五行行屬性而言,屬土,土性兼潤,具沖和之性,故能運化水谷,長養氣血。其生化過程必得胃之納降以協調升降。

  主要生理功能 脾具有運化、升清、統血、藏意、交通心腎等多種生理功能。運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運化是指水谷經過消化、吸收後轉化為營衛氣血津液,從而灌溉臟腑經絡,營養四肢百骸。而水谷營養成分輸脾歸肺、滋養全身,賴脾的升清作用。脾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脾藏意與智”,意與智都是思維過程的表現,比如記憶、思慮以及智慧的運用,都與脾生化氣血相關。此外,脾在交通心腎的過程中起著樞紐的作用,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交則水火既濟,陰陽和諧。由此可見,中醫學的“脾”,不能簡單理解為解剖學上的“脾”,而是一個有著廣泛內外聯系並有多種功能的“脾”。

  主要病證 脾的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較為復雜。外感內傷均可引起脾病。外感以寒濕和濕熱居多,寒濕則易傷脾陽,濕熱則易與胃同病。間亦有風濕相兼諸證。內傷雖多種情志活動過度均可致脾為病,但以思慮太過,導致脾胃氣機鬱結尤多。它如飲食過飽過多、勞逸過度、痰飲、水氣等都是導致脾病的常見因素。脾病的臨床表現基本可按寒、熱、虛、實來辨證。如濕邪困脾可表現口淡不渴,食欲不振,飲食減少且食後脹滿,身重思睡,或舌苔白而膩,脈緩等,多屬寒濕類。若偏濕熱可見於濕溫、黃疸、濕疹、下痢、泄瀉等病證,舌苔黃膩,脈多濡數。若脾實之證,可見於寒凝、蟲積所致之腹痛脹滿等病證。若表現為虛證,或脾氣虛而見少氣懶言,四肢無力,面色無華,舌質淡紅而脈緩弱;或脾陽虛而見食入不化,大便稀溏,腹瀉,甚或下利完谷不化,脘腹疼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沉遲等癥。或脾不攝血而見出血不止、婦女崩漏等;或脾陰虛而見舌上少苔或舌苔薄黃,脈細,口渴腹脹,便溏等癥。這些復雜的表現中亦可兼夾,也可互為轉化。

  脾病的防治 金元醫傢李東垣著《脾胃論》可謂集治脾(胃)病之大成。後世又大有發展。脾病治法雖繁,臨床若能註意以虛實寒熱為綱,溫涼補瀉為目,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則執簡馭繁,收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如寒濕困脾,用溫運脾濕法;濕熱困脾,用清化濕熱法;積食傷脾,用消導食積法。脾氣虛則用補脾益氣法,脾陽虛則用溫補脾陽法;脾不攝血用補脾攝血法。上述立法運用的機會較多。但由於脾與胃同為後天之本,水谷之海,所以臨床上要註意脾胃相關之治。古今很多醫傢註重脾胃學說的研究,有“調理脾胃以治百病”的說法。雖然此話偏激,但說出瞭調理脾胃的重要性。

  脾胃為後天之本,對人體健康常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預防脾病保健養生有重要意義。平時註意飲食適時適量,勞逸適度,講求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從而保持脾胃健旺,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