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失於溫煦或寒邪侵襲膀胱,臨床以尿頻,遺尿,甚或小便失禁,小腹喜溫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遺尿、小便不禁、癃閉,以及西醫的慢性腎炎等病。

  膀胱位於小腹中央,與腎表裏相合,其主要功能是貯存尿液和排尿,膀胱的功能正常與否,全賴於腎陽溫煦,若腎陽不足,無力溫煦膀胱或小腹部受寒,膀胱被寒邪所傷,皆可導致膀胱虛寒證。臨床表現以小便頻數、色白清長,遺尿,甚至小便失禁,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軟無力,小腹喜溫喜按,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脈脈沉細尺弱為主。也可出現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尿無力等癥。腎陽虛衰,下焦虛冷,膀胱氣化無力為其基本病理變化。腎陽不足,不能溫化水液,故小便頻數而清長;下焦虛冷,膀胱機能減弱,約束無力,則遺尿,甚者小便失禁;腎陽虛衰,氣血運行無力,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㿠白;肌膚失於腎陽的溫煦,則畏寒怕冷;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陽虛衰,骨骼失於溫養,故腰膝冷而酸軟無力;膀胱位於小腹,膀胱虛寒,則小腹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沉細尺弱,為腎陽不足,膀胱虛寒之證。若腎陽虛憊,氣化不及膀胱,膀胱氣化無力,則可見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尿無力而成癃閉之癥。

  膀胱虛寒的治療以溫陽散寒為主,常用濟生菟絲子丸;若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尿無力者,可用濟生腎氣丸、金匱腎氣丸之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