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婚後夫婦同居兩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且未避孕而不能受孕的婦科病證。婚後兩年從未受孕者稱為原發性不孕;曾有過生育或流產,又間隔兩年以上未受孕者稱為繼發性不孕。本病主要由先天腎氣不足,氣血虛弱,或體型肥胖,多痰多濕,或情志不暢,氣滯血瘀,以及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等原因所引起。除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外,多數可以治癒。隋代《諸病源候論》中即有“無子候”一條,並對女子不孕的病因進行瞭探討。唐代《千金要方》指出不孕有虛實之異,虛證為載血不足,實證多屬血瘀氣滯。元元代《丹溪心法》首倡痰濕不孕之說。明代薛己《校註婦人良方》提出瞭六淫七情傷沖任,子宮虛冷而不孕的觀點。明代《景嶽全書》從妊娠生理、病理方面全面論及不孕,提出“調經種子”及“填補命門”的治療方法。明代萬全(密齋)《廣嗣紀要》首次將五種因生理缺陷不能生育的婦女稱為“五不女”,從此對本病的認識和治療更加深入和全面。

  病因病機 不孕癥的形成主要為虛實兩類。虛者多因先天不足,腎氣虛寒,命門火衰,或脾胃虛損,氣血虛弱,胞脈失養而致;實者多因情志抑鬱,氣血失和,或素體肥胖、恣食膏粱厚味,痰濕內生,氣機不暢,或感受外邪,寒凝血滯,或經期不潔,濕毒感染,或內傷瘀血停滯,胞脈受阻,使男女兩精不能相搏而致。此外,還有人因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或病變、畸形,如幼稚子宮、子宮肌瘤、無子宮、無卵巢,以及其他病變,如染色體異常、抗精子抗體、結核菌感染等造成不孕。

  辨治 不孕癥的辨證施治一般分作下列幾種證型:①腎虛不孕。婚後不孕,性欲淡漠,月經不調,經少色淡或色暗、質清稀無血塊,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下腹冷感,四肢不溫,帶下色白清稀,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治宜補腎溫陽、調經助孕,方用毓麟珠加減。②氣血虛不孕。婚後不孕,月經不調,經期推遲,月經量少,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胃納不佳,大便秘結,舌淡苔薄,脈細弱。治宜健脾養血、滋陰調經,方用聖愈湯加減。③宮寒不孕。婚後不孕,經期推遲,經量較少,色暗有塊,形寒肢冷,少腹冷痛,得溫則舒,陰中冷感,帶下清冷,小便清長,腰脊酸楚,苔薄白,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調經助孕,方用艾附暖宮丸加減。④肝鬱不孕。婚後不孕,經期或提前或推後,經色紫暗、質地粘稠,性情急躁,心煩易怒,經前乳脹,胸脅苦滿,時欲嘆息,苔薄,脈細弦。治宜疏肝解鬱、養血調經,方用調經種玉湯加減。⑤痰濕不孕。婚後數年不孕,性欲淡漠,形體肥胖,閉經或經期延長,月經量少、色暗或淡、質地粘稠,帶下量多,胸悶泛惡,倦怠嗜睡,胃納不佳,舌淡苔白膩,脈滑。治宜化痰燥濕、健脾調經,方用蒼附導痰丸加減。⑥血瘀不孕。久不孕育,月經不調,經期常推遲,月經量少,經行不暢,腹痛,經色紫暗夾血塊,下腹墜脹拒按,腹痛有定處,經前乳脹,胸脅脹滿,性情急躁,帶下較多,苔薄,舌有瘀點,脈弦澀。治宜理氣活血,破瘀止痛,方用血府逐漸湯加減。

  針灸治療:選關元、氣海、水道、歸來、足三裡、三陰交等穴。耳針取穴中極、關元、大赫、三陰交、血海,埋針治療。

  本病除上述治療方法外,應註意給患者以精神安慰,消除其緊張、悲觀的心情,幫助分析不孕原因並尋找排卵期、指導性生活,多數患者可獲治愈。對久治不愈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因器質性病變及生殖系統某些器官畸形而造成不孕,必要時行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檢查、內分泌檢查、診斷性刮宮、染色體檢查、血液抗體檢查等以確切瞭解不孕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