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瀉下藥。別名盆硝。始載於《名醫別錄》。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加工而成的精製結晶。始載因形似麥芒,故名。

  制法和性狀 原礦物芒硝,俗稱土硝,多生於沿海鹵鹼地、鹽場、內陸鹽湖或潮濕山洞中。一般於秋冬季加工。先取天然土硝以沸水溶解,再放置以使雜質沉澱,經過濾、加熱濃縮、冷卻後,析出晶體,結於上層,色白如芒者即芒硝,沉積於底成塊者為樸硝(一名皮硝)。也有先用蘿蔔切成小片,加水煮透,,再將天然土硝投入共煮,待全溶後濾去蘿卜及雜質,濾液靜置冷卻,析出結晶,即為芒硝。芒硝須密閉貯存於陰涼幹燥處。

  純品芒硝藥材呈棱柱狀,長方形或不規則的結晶,兩端不整齊,大小不一,白色透明或類白色半透明。質脆易碎,斷面呈玻璃樣光澤,無臭,味咸。古本草有稱馬牙硝者,即為芒硝,因其結晶形似馬牙而得名。芒硝經自然風化或高溫烘幹,失去結晶狀態而成白色粉末者,名風化硝,又稱玄明粉,亦供藥用,其功效較芒硝和緩。

  性味和功能 本品味咸,微苦,性寒。歸胃、大腸經。功能瀉下清熱,軟堅破血。主治熱積便秘,腹滿脹痛,癥瘕積聚,癰腫,目赤,口瘡,丹毒等。

  成分和藥理 芒硝主含水硫酸鈉及微量氯化鈉、硫酸鎂、硫酸鈣等。玄明粉含無水硫酸鈉。硫酸鈉口服後,可阻止腸內水分吸收。促進腸蠕動,將稀釋的糞便排出。

  應用和禁忌 治療腸胃實熱積滯,大便燥結不通,每與大黃同用以通便瀉熱,如積滯較甚,腹脹腹痛,可加配枳實、厚樸。如大便結久不通而體質較弱者,用芒硝加鮮蘿卜同煮,待熟撈出,再加鮮蘿卜同煮,如此3~5次,服其藥汁,有通便而不傷正之優點。現代有人以本品配萊菔子治粘連性腸梗阻,配金錢草治膽結石,配茵陳治阻塞性黃疸等。外用能清熱消腫,如外敷治乳癰初起,或乳汁不通所致乳房腫硬熱痛。如配以大黃、大蒜,加適量食醋搗爛外敷,可用於腸癰。目赤腫痛,可取芒硝適量,加10倍量開水溶化點眼,或煎湯熏洗。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可用芒硝配合冰片、硼砂等研末吹於患處。內服用量10~15克,以藥汁或開水沖服。胃無實熱,腸無燥屎者勿用,水腫、老年性便秘及孕婦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