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發生於小腿脛前、大腿和前臂,以皮下結節為主,伴有紅斑、腫脹疼痛的血管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年女性,以春季、秋季發病者為多。治療原則以疏風清熱、活血通絡利濕為主。

  本病多由外感風邪,內有濕熱,蘊蒸肌膚,以致經絡阻隔,瘀血凝滯而成。結節性紅斑發疹前有惡寒發熱,頭痛乏力,咽喉疼痛,肌肉、關節酸痛,噁心,嘔吐或腹瀉等前驅癥狀。以後成批出現圓形或橢圓形鮮紅色結節,自葡萄到楊梅大小,稍高出皮面,帶水腫性,光滑而亮。持續數天後,逐漸變變軟,顏色由鮮紅變暗紅、紫紅,直至呈黃綠色、烏青色,遺留暫時性的色素沉著。皮疹好發於小腿伸側,其次是大腿和前臂,偶發於面、頸部。散在性分佈,數個到十數個不等。自覺疼痛,壓之更甚。急性發病,經過迅速,一般六周左右自愈,亦有長達數月者。在工作勞累或感冒後,婦女行經期,多易復發。治宜疏風清熱、活血通絡利濕。用四物消風飲加減。外治: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或用當歸尾、威靈仙、紅花、刺蝟皮、蒼耳子、蔥白等煎湯外洗,每次20分鐘,一日1~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