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有燥熱,脾津不足,腸燥便秘的丸劑型中成藥。方劑來源於《傷寒論》,原名麻子仁丸。本方以麻仁為主藥,故名。

  藥物組成 麻仁、大黃各500克,白芍(炒)、枳實(炒)、厚樸(薑制)、苦杏仁各250克。

  功能分析 方中以麻仁潤腸通便為主藥。輔以白芍養陰,苦杏仁降氣潤腸。佐以枳實破結導滯,厚樸下氣除滿滿,大黃瀉熱通便。使以蜂蜜補中潤燥,滑腸通便。諸藥合用共奏潤腸瀉熱,行氣通便之功,為潤燥滑腸緩瀉之劑。

  主治病證 胃有燥熱,脾津不足,大便幹燥,小便頻數,脾約便秘之證,或老人體弱,婦女產後,腸燥便秘。以腸中燥熱,兼有積滯,大便秘結者最為相宜。

  西醫診為習慣性便秘,痔瘡便秘等均可用此藥。還可用於肛門術後,防止大便幹燥引起疼痛出血等癥。

  劑量用法 本藥為蜜丸制劑,大蜜丸重9克,小蜜丸重6克。成人口服每次6~9克,每日兩次。本藥屬緩下破滯之品,故年老、體弱者隻可暫用,不宜常服。孕婦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