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控制性欲保存腎精,維護健康,以達到保健延壽目的的養生方法。欲的含義較廣,指人的各種欲求,其中也包括對性欲的要求。中醫書中又將性欲及性生活稱為房事或房室。《內經》在論述人過早衰老的原因時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指出房事及精神激動過度都能使人早衰,是最早指出過欲傷人的中醫著作。唐代以後,對腎精是人之大寶及腎藏五臟六腑之精的觀點,有瞭充分認識,以節制性欲作為為節欲的主要內容。後世醫傢多尊之,因而現存的中醫書籍中所說的節欲,基本上都是談的節制性欲,而將控制精神活動之欲歸入精神調養的范圍。有關節欲的記載,雜見於綜合性的中醫著作,多見於養生類著作中,如元代《三元延壽參贊書》、《泰定養生主論》及《馬王堆醫書考註》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欲不可絕 男女居室,人之大倫,獨陽不長,孤陰不生,男女交合,孕生子女,是人類繁衍子孫,延續種族的手段。男子精盛則思娶,女子成年則思嫁,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房事的生理需求,勉強斷絕,無益於人。近代尤其認為,孤男寡女,有損身心,故而那種認為斷欲可以延年益壽的看法並不確切。

  欲不可早 中國古代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提法,雖然《內經》指出男子十六歲左右,女子十四歲左右即已經達到瞭腎氣盛、天癸至,能夠行房及孕育子女,即性成熟的階段。可見性初成熟不等於就應該具有性生活,相反,應該把精力用到學業、事業中,以免傷身。男子破陽太早則傷其精氣,女子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若精未通而強行禦女以通其精,可能會有“難狀之疾”,而女子天癸初至,即有房事,血脈陰氣破傷,將影響到發育及過早衰老等。

  欲不可縱 腎精源於先天,可損於後天水谷之精的滋養補充,因而其輸出消耗不可能是無限的,如果超過瞭補充再生的速度,勢必導致腎精的虧損,甚至逐漸衰亡,造成早衰、早老、易病、早夭等後果。因此,必須適當節制房事,使其不傷損本元。以往認為,房事應有度,20歲以上者4~10日一次,30歲以上者8~15日一次,40歲以上者16~20日一次,50歲以上者20~30日一次,60歲以上者斷欲。這比現今一般人的房事次數為少,尤其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一般每周約2~3次左右。從養生角度來說,房事次數可以這樣掌握:基本滿足瞭對性生活的要求而不是總處在渴望之中,行房時愉快而不覺勉強,精力充沛而不是疲於應付,次日精神飽滿,工作勝任愉快。青年新婚,房事稍勤,屬正常現象,但也要適當加以控制,不令疲勞過度。6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看有否性要求、性能力,體力精力是否允許,隻要有要求,有能力,不必強行斷絕,隻是註意適度掌握,房事次數宜少,行房時間不宜太長。

  欲不可強 房事本為夫妻之間的一個重要事情,房事適度,行房和美,不但有利於維系夫妻感情,而且有益於雙方身心。但是行房為雙方的事,不能一憑己意,應該尊重對方,愛護對方,使房事成為夫妻間的一種快樂和享受,不應在對方身體不適,心情不快而不願意的情況下強行為之,而應互相體貼、交流。其次,欲不可強也指不應不計體力、狀態、拚命為之,甚至用藥物刺激性功能,這樣會促成腎氣衰頹,陽痿不舉,或陰虛陽亢,腎水枯竭的結果。

  欲有所忌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病後初復,不宜行房。因大病之後,體力虧損,精氣不足,勉強為之,可能出現疾病反復或發生意外,如傷寒溫病後女勞復。②大醉大飽,不宜行房。酒後亂性,過欲之後,難於自持,常致房事過度,傷腎耗精,大飽之後,中氣被阻,氣機不暢,加之行房勞累及壓迫,可能壅塞氣機,發生意外。③遠行勞累,不宜行房。因房事本需消耗相當體力,今正值體力衰弱,精力疲怠之時,勉強為之,效果不好,且傷身體。④女子經期,不宜行房。月經期內,冒然行房,傷損女子沖任,常致疾病。於男子亦不利。⑤婦人孕、產期,應加註意。孕期之初,胎氣未定,行房易動胎氣,造成流產,孕期後尾容易擠壓胎兒,亦應避免。孕期中間,年輕夫婦,難於斷絕,可以小心為之,但當盡量減少或避免,即從行房時間、行房次數及房事的劇烈程度上加以節制。產後惡露未凈,絕對不可同房,以免造成傷損胞宮、沖任,出現流血不止等。一般在一月以後方可,恢復不好者甚至需要兩三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