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經脈與絡脈的總稱,起到溝通內外、貫穿上下、聯繫左右前後,網路周身的作用。將外在筋、脈、肌、皮、五官、九竅與內在的五臟六腑等聯成統一的有機整體。凡人體內行於深層上縱行較大的主幹脈為經脈,行於淺層橫行較小的分支脈為絡脈。

  經絡系統 經脈又名正經,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和奇經八脈。絡脈又名別絡,包括較大一些的十五絡脈及其分出的網路周身各部的細小絡脈,名為孫絡;浮浮現於體表的細小分支,名為浮絡。根據十二經脈氣血流註所分佈的部位,將全身筋肉分成十二群,名為十二經筋;將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分區,名為十二皮部。這樣則由經脈、絡脈、經筋、皮部組成瞭人體的經絡系統。

  經絡概念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祖先所創立的獨特的醫療方法密切相關。針灸、按摩等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石器時代。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這些療法經過無計其數的反復,使得先人們逐漸對人體有所認識。在刺傷皮膚時常有紅色液體流出,於是便產生瞭“血”的概念。血在人體內流通的管道,稱之為“脈”。在針刺、艾灸、導引按蹺等療法作用下,人體內經常出現感覺傳導現象。這種現象忽隱忽現,若有若無,飄移不定,善行多變,類似雲氣,有影無形,故將“氣”的概念引申進來,用以描述感覺傳導,稱為“氣行”。這種氣行的線路亦被稱為脈。因為血與氣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故此,脈則為氣血之通道。在醫療實踐中大量的脈被發現後,逐漸產生瞭脈的分類,出現瞭經脈、絡脈等名稱。

  經絡系統是人體的重要組織結構。它溝通內外,外在經絡系統受病能夠定向地傳變於相關的臟腑中去;內在臟腑受病必然定向地反映於相關的經絡上來。臟腑是生化氣血之源,經絡為運行氣血之道,二者是統一的整體,不可分割。《素問·調經論》稱:“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經絡),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所以經絡能夠“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靈樞·經脈》)。

  經絡學說 專門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佈及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指導臨床各科治療的中醫學理論。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針灸、推拿療法直接作用於經絡系統上,故經絡學說成為針灸及推拿的理論核心。中醫臨床治病明辨病變之臟腑經絡,把握疾病的傳變,以及中藥方劑的歸經理論等,都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的。《靈樞·經別》稱:“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宋代竇材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扁鵲心書》)

  從現有文獻資料看,最早記載經絡學說的專著,當推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經脈》篇。根據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的考證,該篇大約抄錄於秦漢之際,分作兩卷,皆記載瞭古代十一條經脈的命名、循行分佈、病候及灸治等內容,由於命名的不同,整理小組將兩卷暫定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現載於《五十二病方》1978年版。到《內經》成書時代,傳統醫學的各項基礎理論逐漸形成,經絡學說也已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該書的《靈樞》載有《經脈》、《經別》、《經筋》、《經水》等專篇;《素問》載有《經絡論》、《皮部論》、《經脈別論》等專篇。不但使十一條經脈發展為十二條經脈,對各脈的命名、循行分佈、病候及治療內容均有修改和補充,並已和臟腑有瞭屬絡關系,形成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流註過程。還載述瞭由十二經脈分出的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及散見於各篇的奇經八脈,並把十二經筋及十二皮部納入瞭經絡系統之中。除此之外,《內經》中的大部分篇章載有經絡的內容,成為經絡學說之經典。漢代《難經》對有關經絡的八十一項疑難問題進行瞭較為詳細的解釋,補充和發展瞭《內經》的經絡理論與實踐內容,並且首次提出瞭“奇經八脈”,成為與《內經》齊名的經典。漢代《傷寒論》,按外感熱病由表及裡循經絡系統而傳變的過程,總結瞭湯液及針灸治療的規律,從而創立瞭六經辨證論治體系。晉代的《脈經》,是經絡理論在診斷學中的發展,成為傳統醫學診斷學的最早專著。同時代的《針灸甲乙經》是集晉以前針灸學術發展之大成,將《靈樞》(《針灸甲乙經》序稱作《針經》)、《素問》九卷及已佚的《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書匯集一起,重新編目整理而成書的。該書是經絡理論指導針灸臨床實踐發展到較為成熟階段的代表作。經脈的腧穴數目已由《內經》所載的160多個發展到349個,並詳細載述瞭各個腧穴的位置、主治及刺法灸法,尤其對各科疾病的針灸治療皆處以配方。該書約於7世紀流傳到國外,為國際針灸學術之發展做出瞭巨大貢獻,所以至今仍為針灸學的經典著作。唐代《千金要方》的序言中提到當時已有經絡彩圖問世,可惜已亡佚。宋代王惟一奉皇帝詔書重新考訂瞭經脈與腧穴,編著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成瞭兩具銅人(見針灸銅人),力求使經脈腧穴達到統一化、規范化,對經絡學之發展做出瞭一定貢獻。金代竇默所著《針經指南》,提倡靈龜八法。何若愚所著《流註指微賦》,經閻明廣詳加註釋而成《子午流註針經》一書,使按時取穴針法獨樹一幟(見子午流註針法)。元代滑壽所著《十四經發揮》,再一次重新考證瞭經脈與腧穴,並作瞭很多補充。明代李時珍編著成《奇經八脈考》,使奇經八脈的循行分佈、所轄腧穴及病候達到較為完整的程度。至此,經絡學說已發展到較為完善的階段。其後楊繼洲總結瞭明代以前針灸學術的發展成果,撰集成《針灸大成》,對經絡學說的發展做出瞭一定貢獻。清代以後經絡學專著頗多,如《經絡全書》、《經絡圖考》等,對經絡學說略有補充。

  經絡學說是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與傳統醫學其他基礎理論,互相影響、互為補充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從經絡的命名、腧穴的定性、各系統的生理、病理及與臟腑之間的關系,到臨床各科診斷疾病、擬訂治則、選藥配穴、施術手法,皆以陰陽五行作論理的依據。尤其在論述人體與自然環境間的關系時,同樣以陰陽五行理論來論述經絡系統在氣象、時間條件變化情況下所受的影響,並運用到針灸臨床治療中去。臟象學說形成後,經絡則將臟腑之間、臟腑與肢體之間、臟腑與五官九竅之間聯結在一起成為統一的整體,從而使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與臟腑的生理病理統一起來,成為指導中醫臨床各科治療的理論核心。

  傳統醫學的診斷方法是宏觀的、整體的,從檢查人體外在經絡的表現而定向診知內在臟腑的變化。人體各局部的望診均與經絡有關,望面及皮膚屬於皮部望診,望五官七竅及舌象內容要分經定虛實。問診中無論問始病(既往史)、胎病(傢族史)以及問方病(現病史)都要分經而問。各種疾病表現皆要問清發病部位屬於何經。切診是獲取病變客觀指征的方法,脈診則是切循“經中之動脈”,即切經脈搏動於體表的部位,如寸口(橈動脈於腕後搏動處)脈為手太陰肺經,趺陽(足背動脈搏動處)脈為足陽明胃經。這些脈搏動的脈象則屬於經絡之“浮沉”。對於針灸、按摩醫生來講,還要切頭面、切俞募(胸腹部募穴及腰背部俞穴)及切四末(四肢末端肘膝以下各經特定穴為主),既是診斷方法,又是選取治療有效穴位的方法。《靈樞·刺節真邪》說:“凡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辨證則是傳統醫學臨床診斷的關鍵所在,是從疾病表現尋求疾病本質的過程。辨證的第一步是辨明發病部位,辨病位的基本途徑則是分經。然後按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及氣、血、痰、食、風、濕等辨明病性。

  中醫學的各科治療皆是在經絡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在分經辨證的基礎上準確擬定治療法則後,用藥物治療的各科醫生需選擇歸經藥物組成配方;用經穴治療的針灸、按摩科醫生則要循經取穴組成配方,並要按照經絡的逆順、虛實選擇相應的補瀉手法。氣功與養生學更離不開經絡理論的指導。

  經氣 即經絡之氣。指人體內經絡系統的功能活動,源於先天父母所賦予的元氣,以及後天飲納水谷所化生的谷氣。針灸治則的擬訂及施術手法的選擇,都離不開經氣理論的指導。

  人體整體生命活動的總稱為真氣。雖然真氣也包括臟腑系統的各種生理功能,即五臟六腑之“氣”在內,但是主要依靠經絡系統的經氣運行氣血而完成的各種生理功能才體現的。《靈樞·本藏》稱:“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正因為氣候條件隨時間的推移有著周期性的四季變化規律,所以經絡在運行氣血過程中也相應地有著周期性的盛衰變化規律,表現在經氣所發的腧穴上則有周期性的開闔規律,這就是子午流註針法的理論依據。

  經氣變動失常致使經絡系統發生各種病證。《靈樞·經脈》與《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將十二經脈發病稱為“是動則病”,包括本經脈所過部位之病及所屬絡臟腑之病。對十二經脈所主治臟腑氣血及筋骨津液之病稱作“是主所生病”或“是××脈(脈)主治其所產(生)病”,除包括本經本臟腑之病外,還包括表裡相合之經絡臟腑之病及所鄰近經絡之病。成為經絡辨證、辨病的依據。

  中醫檢查疾病的方法是望、聞、問、切四診,可以根據外在經絡的表現而定向地診知內在臟腑的疾病,所以以望皮部之色變及切經脈活動之形象為客觀依據,稱作“色脈合參”。這二項皆為經氣變動的表現。面部五色主病的提綱是:“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素問·皮部論》)。切診中的脈診之所切皆為“經中動脈”,即身體各部經脈搏動之處,用手可摸到其搏動的形象,稱作“脈象”。切尺膚,即切循肘關節以下至掌指部位的皮膚,同樣為檢查皮部的診法,以視其枯潤、溫涼、厚薄、滑澀、柔韌等,並要分清部位。切俞募,即切循胸腹部與腰背部經氣所發的俞募穴。切四末,即切循四肢末端各經絡及特定穴之反應,皆為經氣變動失常的表現,如酸、麻、痛、脹、沉、緊、木及氣行現象等,條索狀、結節狀、連珠狀等反應亦在內。既是診斷的手段又是選取針灸、按摩施術部位的重要方法。《靈樞·刺節真邪》稱:“凡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辨證與辨病皆以辨病位及病性為主。辨病位以分經為核心,從經絡系統之病候以分出六經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及三焦辨證等。近代發展起來某些診斷儀、治療儀等就是以經絡理論為依據而創制的,也是經氣表現及被調整的具體運用。

  針刺治療中的“得氣”,就是在腧穴部位得到經氣,“氣至而有效”。並且要把所得到的經氣導引到患病的部位,即“氣至病所”,才能起到調整虛實的作用。通過補瀉各種手法調動機體的綜合抗病能力(衛氣),從而使由於氣血不和、陰陽失調招致的疾患得以治愈。

  現代研究 主要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從不同角度探索經絡特性與實質。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人清水芳太郎用測定皮膚電阻的方法發現瞭經絡的電學特性(低電阻與高電位)。1950年中谷義雄發現瞭良導絡,隨之關於經絡電學的研究逐漸增多。50年代中期蘇聯人巴特許別金發現瞭“皮膚活動點”。良導絡與發膚活動點與中國古典的經絡及腧穴的線路、位置大致相近。自此以後國內外掀起瞭經絡研究的熱潮,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經絡的形態學研究 自50年代初開始,中國科學工作者在人的屍體及動物身上,分別用層次、斷面解剖及組織學觀察等手段,對經絡穴位進行瞭觀察。根據實驗資料分析,經絡與周圍神經、血管、肌肉、肌腱等關系密切。又有學者根據結締組織的形態、分佈與功能的特點,提出經絡可能存在於結締組織中的觀點。國外學者則多傾向於經絡與神經系統功能最為密切的看法。

  經絡的生理學研究 人們從生物進化論、比較生理學方面探討經絡,提出經絡功能具有三個基本特點,即興奮性(應激性)、傳導性(聯引性)、調整性(整合性);有的學者從條件反射角度探討經脈腧穴的共性與特性,提出“經絡、皮層、內臟相關”假說。孟昭威教授則認為經絡是人體的第三平衡系統,它與軀體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一起共同維持著人體的動態平衡。

  經絡的生物學研究 有的學者試圖從“基因”角度來闡明經絡實質,認為經絡是全身穴位聯接成網的控制局部基因活動的高級訊息結構。張穎清根據生物全息律提出穴位是與對應的部位生物學特性相似程度較大的細胞群的延續,從而為耳針、頭皮針、足針等微針系統提供瞭理論依據。日本的間中喜雄等用X-信號系統的觀點,提出人體存在一種能夠感知神經系統不能感知的微小刺激的信號傳遞系統。又有人根據最新生物膜的研究提出經穴很可能是由一組特殊的不同於一般細胞的細胞膜組成的,它具有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的功能。

  經絡的胚胎發生學研究 有的學者從蠑螈胚胎“表皮傳導”現象中受到啟發,提出人體的經絡實質就是“表皮傳導”縫隙連接大蛋白通道的特化形式,這個結構已被電子顯微鏡的圖像解析法等所闡明,並有大量實驗及臨床研究的印證。

  經絡的物理學特性的研究 50年代以來,從人體皮膚表面對經絡循行線進行生物物理性特性的研究最多。利用電學、光學、磁學、熱學、聲學等技術探索經絡取得瞭許多成果,從不同角度證實瞭經絡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一些實驗表明,皮膚電位的測定較穩定,所測得的各活動點與內臟功能間的規律性聯系也較明顯,經穴與周圍非經穴的電位差異也較顯著。學者們還發現,凡屬表裡關系的各經皮膚電位均呈晝夜周期性同步變化。經絡的功能包含有適磁功能,經絡也可能是人體心臟發出的磁及電的調控系統。人體體表存在分別與十四條古典經脈線重合的高發光線。用紅外熱像圖攝影法記錄的皮溫圖,結果發現面部的熱像圖與經絡間存在著相似性。經絡聲信息需用激發方能產生,而激發所產生的聲信息具有沿經絡線路傳導的特性。穴位註射32磷後,其行蹤軌跡與十二經脈線路基本一致;中國中醫研究院等單位采用放射性核素γ閃爍照像法對經脈循行的研究發現:註射放射線示跡劑99m锝於某些穴位後觀察到,所見沿經的線狀示跡移行軌跡與經絡特征存在一定的吻合性。

  經絡現象的研究 經絡現象可概括為循古典經脈路線出現的感覺傳導或感覺異常,以及循經出現的各種肉眼可見的皮膚病理性變化兩種。當前已被公認的經絡現象有:循經感傳、循經性感覺病、循經性皮膚顯痕、循經性皮膚病等。當刺激人體皮表上某一點時可有一種異常感覺,從該點開始以一定的寬度和速度循著古典的經脈路線走行,並且同時同步地伴行著相應淺深組織器官的功能活躍,稱為循經感傳現象,簡稱循經感傳。其規律性包括有普遍性、潛在性(隱匿性)、趨病性、效應性、可控性、可激性、變異性和循經性等。其傳導速度大多在每秒10厘米左右;傳導特性有回流及雙向傳導性,且有一定的寬度及深度,並且實驗證明隱性感傳線是普遍存在低阻特性的。從人體皮表上某一點始發並以一定的寬度和速度循經走行,是在病理情況下機體“自發”出現的一種經絡現象,包括循經性疼痛和循經性感覺異常,稱作循經性感覺病。早在《靈樞·經脈》中所載各經脈病中已有之。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就有近200例病例報道。關於針刺某穴之後出現的循經白線、紅線及隆起線(皮丘帶)與循經皮下出血線等,皆屬於循經皮膚顯痕現象,這在針灸臨床治療中是可以見到的。循經皮膚病涉及的病種較多,不僅有後天的神經性皮炎、濕疹、蕁麻疹、過敏性紫斑、扁平紅色苔癬、尋常性白斑、列序狀色素沉著、皮下脂肪萎縮癥等,還有貧血性母斑、色素性母斑、單純性血管腫、汗腺角化癥、軟性纖維腫等先天性皮膚病。

  通過以上研究派生出很多關於經絡實質的假說,如周圍神經相關說、結締組織相關說、特殊結構說、經絡-皮層-內臟相關論、第三平衡系統論、神經體液相關說、經絡實質二重反射假說、細胞間信息傳遞說、經絡生物全息論、場論說等,但卻忽視瞭傳統經絡理論的研究,因此,近年來對古典經絡文獻整理研究被提高到相當重要的地位。隻有在基本上弄通古人提出經絡概念的根據及其內涵之後,才有可能將經絡實質的研究引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