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暗色真菌引起的疾病。這些真菌在顯微鏡下呈棕黑色,故名。侵犯皮膚和皮下組織,形成肉芽腫和化膿性感染。病程慢性,頑固難治,可併發細菌感染、肢體毀形、功能障礙或象皮腫,主要侵犯四肢。患者以青年工人、農民較多,男多於女。常有外傷史。本病呈世界性散發,以熱帶和亞熱帶發病率較高。在中國,以山東章丘地區和河南滎陽縣發病率較高。

  致病菌種在中國北方以卡氏枝孢黴、南方以裴氏著色黴為多見。另外,還有疣狀瓶黴散在分佈,比較少見的菌種為緊密密著色黴。委內瑞拉為本病的地方流行區,以卡氏枝孢黴為主,但南美、中美諸國如墨西哥、巴西等地卻以裴氏著色黴為主。

  暗色真菌多寄生於植物(如樹木、稻草)及土壤等處,經外傷進入機體而感染。初發皮損常常是一個癢性或不癢的小丘疹,逐漸向周圍擴展蔓延,並高起形成暗紅色的疣狀斑塊。也可以在皮損周圍正常皮膚上出現新損害,這常常是由於搔抓造成自傢接種或淋巴轉移所致。淋巴轉移的損害多從皮內開始,表面皮色正常,以後逐漸發展至表面,這些新損害可以相互融合,也可與初發損害融合,形成大片皮損。足部容易形成疣狀損害。有的因繼發感染而形成潰瘍,個別的皮損可以中央愈合而向周圍擴展。病程慢性,應與皮膚結核進行鑒別,膿液檢查到棕色壁孢子即可確診。培養鑒定菌種也有助於診斷。本病的並發癥可致患肢毀形或影響功能,也可形成象皮腫。極少數則可播散至遠處皮膚或內臟,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也可引起死亡,但屬罕見。

  組織病理呈肉芽腫改變,在真皮全層可見由巨細胞、上皮樣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等組成的肉芽腫,也可見小膿腫,在巨細胞或膿腫上常可找到棕黃色厚壁的真菌孢子,它們單個或成簇存在,分裂繁殖,很難見到芽生繁殖。早期皮損應全部切除,對較大損害可切除後植皮。損害內註射二性黴素B,但須結合液氮冷凍或電灼,方可奏效。局部熱療,連續數月有效。對於較大面積損害,口服氟胞嘧啶(5-FC),合並靜滴二性黴素B效果較好,但須連續治療3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