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少見的脂類代謝性疾病。由於含有脂類的細胞在真皮或皮下組織內聚集,常在皮膚表面形成黃色的瘤狀損害,故名。本病的皮疹形態和分佈多種多樣。主要有四種類型:結節性,扁平性,發疹性及腱性。本病可以合併血脂代謝異常。有的病例有傢族性,有的有系統性病變,若脂類沉積於心血管可產生動脈硬化和小血管的栓塞。有的還可合併或繼發於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腎病等。當發現皮膚黃色瘤時,首先應確定其為單純的皮膚型,還是高脂蛋白血癥的皮膚表現。僅有皮膚損害而不侵犯內臟的病例,一般預預後良好。

  常見黃色瘤 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瞼黃色瘤。皮膚損害為限局性柔軟的小斑塊,直徑0.5~1cm左右,境界清楚,稍高出於皮膚表面,對稱分佈於上眼瞼內眥部,有時上下眼瞼均可發病。多見於中年婦女。40歲以後發病者一般血脂蛋白正常。40歲以前發病且有傢族史者,常伴有血膽固醇增高和早期動脈粥樣硬化。②結節性黃色瘤。皮損為黃色或橘紅色的丘疹和結節,分佈於四肢伸側關節處和易受壓迫與摩擦的部位,如肘膝、髖、手足背、手掌等。粘膜也可受累,血脂蛋白增高,有時伴發膽汁性肝硬變、皮膚粘液水腫。③腱黃色瘤。附著在肌腱、韌帶、筋膜。直徑0.5~2.5cm,質硬,好發於跟腱、手足背肌腱上,可隨肌腱而活動,常有傢族史。血清中脂蛋白增高,可導致心血管和肝膽的脂質沉積,而引起相應的系統性表現。④播散性黃色瘤。一種少見的皮膚粘膜黃色瘤。皮損為小的黃紅色或棕色結節。好發於四肢屈面,口腔、咽喉、小支氣管等粘膜和眼結合膜也常受累。主要見於青年男性。為慢性良性疾病,數年後皮損自然消退。⑤幼年性黃色肉芽腫。一種良性、自限性黃棕色丘疹或結節。常於出生後或生後一年內出現,多發性,12~18個月內自然消退。少數可以發生於眼、肺、心包、腦膜、肝、脾等處。

  治療 首先查找類脂代謝障礙的原因,如飲食、遺傳、糖尿病等,針對病因予以矯治。體重過高者應降低體重,調節膳食,進低脂肪、低熱能、低膽固醇飲食,並應用降血脂藥物。當血漿脂類降至正常時,幾周內皮疹可以消退。大的結節可由外科切除,皮下損害可以電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