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充當其他商品的統一的價值表現材料的特殊商品。是價值形式發展到第三階段的產物,是貨幣的前身。它是商品交換發展的結果,又反作用於商品交換,大大推動瞭商品交換的發展。

  在簡單的價值形式中,例如在2隻羊=1把斧子這樣的價值等式中,處於等價形式上的斧子,已經起著“價值鏡”的作用,是羊的等價物。但在商品交換的最初階段,等價物並不固定在一種商品上,互相交換的商品交替地成為對方的偶然的等價物。物物直接交換的困難,導致致從商品世界中遊離出一種商品,這種商品是在某一地區大傢都比較樂意接受的東西,例如畜牧地區的羊。所有的人都拿自己的商品首先同羊交換,拿羊作為自己商品的等價物,然後再拿羊去交換其他商品。這樣做,比直接的物物交換更易達到交換的目的。這樣,羊就成瞭反映一切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在商品交換中有著兩種基本的作用:一是反映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發揮著價值尺度的作用;一是通過它來實現各種商品的交換,發揮著交易中介的作用。它的出現推動瞭商品交換的發展,促進瞭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展。

  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往往因時因地而不同,交替地、暫時地由這種商品或那種商品承擔。在古希臘的歷史記載中,牛、羊、谷物等都曾充當過一般等價物。希臘古代詩人荷馬的詩篇中,曾提到這樣的交換關系:1個女奴隸換4頭公牛,一個銅制的三角架換12頭公牛。公元前500多年雅典的梭倫法典中,以占有大麥的多少劃分居民富裕的等級。可見,在古希臘,公牛和谷物都曾是交易的中介和財富的代表,曾起過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在中國古代,羊、佈、海貝、銅器、玉璧等都曾充當過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的這種時間上的不穩定性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不能適應商品交換廣泛發展的需要。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過程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終於逐漸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這種穩定的一般等價物就是貨幣。貴金屬金、銀,由於它有不易變質、易於分割和熔合、體積小而價值大、便於攜帶等自然屬性,終於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貨幣商品。金銀成為穩定的一般等價物即貨幣,便最終完成瞭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