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早期研究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手稿。大約寫於1844年4~8月。

  馬克思在1843年10月底遷居巴黎後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不久就打算寫一部用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觀點批判當時的社會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著作,定名為《政治和國民經濟學批判》。《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可能就是馬克思為撰寫這部著作所作的準備。手稿隻保留下來三本,而且很不完整。全文第一次發表於1932年在柏林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國際版第1部分第3卷。。這部手稿現在所用的名稱,以及放在方括號裡的各個部分的標題都是編者加的。

《手稿》序言部分

  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及其對抗性質 馬克思在手稿中是從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三個基本階級的三種收入形式即工資、利潤和地租開始的,通過這種分析揭露瞭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對抗性質。馬克思在分析中特別關心對工人的收入形式,即工資的分析,並得出瞭工人遭受奴役、工人階級處於貧困境地的結論。但馬克思在當時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用以闡明這些問題的理論,因而是以資產階級經濟學傢本身的理論作為依據,把資產階級經濟學傢的理論與日常經驗相對照,揭露其相互矛盾,來批判私有制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稱他自己的批判是“實證的批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6頁)。實際上,日常經驗隻反映現象的外表而不反映現象的本質,因此,馬克思否定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他反對A.斯密把地租和利潤看成是從工人勞動產品中扣除工資後的餘額,即看成是剩餘價值,而認為在現實中工資是土地所有者和資本傢從勞動產品中扣除地租和利潤後“給工人、勞動所打的回扣”(同前,第42卷,第55頁)。

  因此,在手稿中,馬克思還沒有認識到工人遭受資本主義剝削和奴役是由於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為資本傢無償占有。他對私有制的批判歸結於私有制抹煞瞭人的本性。他認為,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雖然承認勞動是財富和價值的源泉,但事實上隻把工人“當作商品,當作商品人”(同前,第42卷,第105頁)。馬克思在當時把工人出賣給資本傢的商品看成是工人本身,認為“工人成瞭商品”(同前,第42卷,第49頁),造成工人的貧困,因為工人的工資被限制在維持工人及其傢屬的生活必需品范圍內。馬克思指責“國民經濟學把工人隻當作勞動的動物,當作僅僅有最必要的肉體需要的牲畜”(同前,第42卷,第57頁)。手稿對工人階級狀況問題的看法事實上是以道德觀點作出發點的,即以譴責不把工人當作人的觀點作為出發點的。

  異化勞動 在手稿中,馬克思把工人陷於貧困處境和非人地位的根源歸結為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條件相分離,並指責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沒有說明這種分離。他試圖論述這種分離。由於他在當時還沒有制定自己的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范疇和理論,所以就從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從費爾巴哈哲學中借用來異化這個術語,並提出瞭異化勞動的概念。L.費爾巴哈(1804~1872)在用異化來解釋和批判宗教時,認為宗教是人創造的,但被創造出來後則支配人、統治人,因此宗教是人的本質的異化。馬克思在手稿中像費爾巴哈一樣認為異化是人的本質與人相分離,但把人的本質歸結為勞動,而把勞動看成是人為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而創造提供滿足自身各方面需要的財富的活動。因此,馬克思當時把人的勞動事實上看成一種人與自然的關系,但馬克思也感覺到勞動,即生產活動要受私有制關系的制約。由於他還沒有制定出分析這個問題的理論,所以就把這種制約歸結為私有制使人同他的勞動,即生產活動相分離,並提出瞭異化勞動的概念。他對異化勞動作出瞭如下規定:①工人與其勞動產品相異化:勞動產品是工人生產出來的,但工人“受他的產品即資本的統治”。②工人與其自身活動相異化:工人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③工人與其類本質相異化:人的類本質在於勞動,但“人的類本質……變成人的異己的本質,變成維持他的個人生存的手段”。④由上述三個事實“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同前,第42卷,第91、94、97、98頁)。因此,異化勞動事實上是馬克思在剛研究政治經濟學時運用哲學術語和哲學思想來表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概念。

  馬克思認為異化勞動必然導致私有制,並把存在於私有制中的對立理解為勞動與資本的對立,“這種對立一達到極限,就必然成為全部私有財產關系的頂點、最高階段和滅亡”(同前,第42卷,第106頁)。至於消滅私有制,消滅存在於異化形式中的奴役制,則“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表現出來的”(同前,第42卷,第101頁)。同時,馬克思也揭示瞭經濟關系的變革是社會生活其他一切領域革命改造的基礎,因為,“宗教、傢庭、國傢、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並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同前,第42卷,第121頁)。馬克思的這些觀點,揭示瞭無產階級的革命作用,提出瞭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自從手稿發表以來,引起世界各國不同的人們從各方面進行研究。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者為瞭把馬克思的世界觀和歷史觀說成是人道主義,斷言馬克思在手稿中的觀點已達到完善的高度。事實上,手稿是馬克思的一部不成熟著作。但是也不能否定手稿在馬克思思想發展中的意義。因為手稿所闡述的一些重要思想為馬克思系統地制定唯物史觀、全面地深刻地解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一步從經濟上論述無產階級的革命作用奠定瞭初步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