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等於商品的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之和。

  商品的生產價格的形成以各個不同產業部門的個別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為前提。K.馬克思說:“求出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6頁)。它是商品的市場價格上下波動的中心。

  假定社會總資本為500萬萬元,平均分配到5個不同的產業部門,剩餘價值率相同,但由於每個產業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在相同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量也不一樣,從而個別利潤率就各不相同;同時,由於每個產業部門中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與流動部分的比率不同,固定資本中各個組成部分損耗的快慢也不一樣,因而在相同時間內不變資本轉移到商品中的價值量就不相等,從而商品的成本價格也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上述5個產業部門所投入的資本量相同,但各自的利潤率高低不等,這就必然引起各個產業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以及勞動力)的流動,即資本將從利潤率較低的部門(Ⅴ、Ⅳ、Ⅰ)轉入利潤率較高的部門(Ⅲ、Ⅱ),結果就會導致不同利潤率的均衡化,形成平均利潤率。這樣,各個不同產業部門所實現並占有的利潤,就不再是同各部門實際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相適應的利潤,而是按平均利潤率計算同各部門所投入的資本量相適應的平均利潤。各個產業部門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平均利潤,就是各個產業部門的商品的生產價格,從而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見,由於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使平均利潤同各產業部門實際所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在數量上發生瞭偏離,從而導致生產價格同商品價值在數量上的偏離。隻有資本有機構成和社會總資本的平均構成(78c∶22v)相同的產業部門,平均利潤才會同剩餘價值相等,從而生產價格也才會同商品價值相等。資本有機構成高於社會平均構成的部門,平均利潤會大於剩餘價值;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構成的部門,平均利潤則會小於剩餘價值。各個產業部門的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價值的偏離,會互相抵消或均衡,以致商品的生產價格總額(422)=商品的價值總額(422)。可見,商品的生產價格隻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

  商品的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之後,商品就不再按照價值、而是按照生產價格來進行買賣。這時,價值規律也就以生產價格規律的形式發揮作用。商品的市場價格的規定也就不再以價值、而是以生產價格為基礎,並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動,圍繞著生產價格這一重心而上下波動。從較長時期來看,商品的市場價格的上下波動會互相均衡,從而它同生產價格的偏離就會趨於一致;而從全社會來看,盡管生產價格也是經常變動的,但它要以商品價值為最終限界,從而生產價格總額會等於商品價值的總額。

  由於生產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所以,它的一切變化歸根結柢是以商品價值的變化為基礎的。就每個生產部門來說,引起生產價格變化的原因,不外是平均利潤率的變動,或商品本身價值的變動。雖然各個產業部門的不同利潤率是經常發生變動的,但這些利潤率的變動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均衡運動,才會引起平均利潤率的變動。所以,在較短時期內,生產價格的變動,主要是由商品價值發生現實變動所引起的。總之,商品生產價格的變動總是離不開商品價值的變動,不是直接同本部門商品價值的變動有關,就是間接同其他部門商品價值的變動有關。可見,價值規律不僅調節商品價值,同時也調節生產價格。馬克思說:“價值規律支配著價格的運動,生產上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減少或增加,會使生產價格降低或提高”(同前,第25卷,第200頁)。

  由於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在通常情況下,各個產業部門所實現的利潤同實際所生產的剩餘價值會有偏離。這樣一來,利潤的真正性質和起源完全被掩蓋起來,價值同勞動的關系,利潤同剩餘勞動的關系,也就更加看不清楚瞭。

  生產價格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同A.斯密所說的“自然價格”和D.李嘉圖所說的“生產價格”、“生產成本”和“費用價格”基本相同的。但是,古典學派把生產價格和價值混為一談,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矛盾,既要堅持勞動價值論,又不能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來解釋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問題,最後隻好宣佈這是“對價值規律的修正”。這是導致李嘉圖學派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不能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解釋剩餘價值的來源問題)。馬克思第一次在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的基礎上,科學地闡明瞭利潤和平均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從而解決瞭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一直沒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