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葉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執行日本帝國主義擴張和侵略政策的對外貿易銀行。成立於1880年,在橫濱設總行,資本300萬日元,後逐步增加到1億日元。創辦時,日本政府除投資1/3外,還存放數百萬日元。1882年日本銀行成立,又為它提供長期低利貸款2000萬日元,並以極低利率貼現它的外匯匯票,全力支持它在國外金融領域的競爭力量。

  1893年橫濱正金銀行在上海設分行,以後又陸續在香港、天津、牛莊、北京、大連、瀋陽、漢口、、開原、長春、哈爾濱、青島、濟南、廣州等地開設分支行。作為日本政府的對外貿易銀行,除瞭以上海為中心,致力於成為遠東最大的國際匯兌銀行外,還配合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國策,處心積慮地在中國東北,特別在南滿擴展金融勢力,發行大量鈔票。

  盡管日本並非資金充裕的國傢,但正金銀行對中國也進行瞭資本輸出。繼1906年對直隸(今河北)總督袁世凱(1859~1916)貸款銀300萬兩後,又經營對中國郵傳部和地方政府的借款。它對漢冶萍公司的貸款筆數多,金額巨,是外國銀行通過貸款控制中國工業的典型。1913年英、法、德、俄、日組成的五國銀行團(見國際銀行團),正金銀行是日方代表,但它承受的對華借款全數是在倫敦、巴黎、柏林市場上發行債券,自己未出分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德在華侵略勢力削弱,日本在華銀行勢力擴展迅速。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在占領軍的庇護下,正金銀行加強對日占區金融的支配;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它又接管英、美在華銀行。但它並未在日占區添設分支機構,而是致力於對整個金融市場的指導與策劃;在貨幣方面推行軍用票、聯銀券、蒙疆券、儲備券的流通;又獨占日匯市場,並以大量資金資助日本在華的大企業開發資源,收購物資,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1945年日本戰敗後,橫濱正金銀行於1946年被盟軍統帥部命令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