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3月在南京成立。當時所說的國術,即現在的武術。該館成立之後,有的省、市、縣也成立瞭國術館。該館是群眾性學術機構,受當時的行政院資助,在組織沿革上分為兩個階段。開始階段設少林、武當兩個門派:少林門主要包括少林拳、查拳、彈腿、八極拳、劈掛拳等,門長是王子平(見彈腿);武當門主要包括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門長是高振東。後一個階段,這種兩門制的組織改為教務處、編審處、總務處等,主要任務是整理國術,宣傳國術,培養國術師資,出版國術書刊,如《國術週刊》、、《國術季刊》、《國術特刊》,還制定瞭《國術國考條例》。在培養師資方面,該館主要課程有國術源流、國術規則、拳術和器械套路、摔跤、武術短兵、武術長兵、散手、拳擊等。前後一共辦瞭6期,學生畢業後可應聘擔任武術教師或教練。每期人數不多,少則十幾人,多則百餘人;培訓期限有幾個月、1年、3年不等。國術館也辦比賽,如1928年、1933年在南京舉行瞭兩屆“國術國考”,進行瞭短兵、長兵、摔跤、散手(包括女子散手)等項的比賽。1936年曾組織“國術代表隊”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表演。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該館由南京先後遷至長沙、桂林、昆明、重慶等地,後由於得不到當時政府的支持,於1943年停止招生。

  該館館長張之江(1882~1969),武術提倡者,河北省鹽山縣人。張之江曾任馮玉祥國民軍旅長和代總司令等職。1927年脫離軍界,同年創建“中央國術館”,任館長。張之江自青年時起即喜愛武術。有一時期,他身患重病,堅持練武術後恢復健康,因此他更加熱愛武術。他任館長期間,國術館裡聚集瞭一批知名拳師,研究整理武術,開展教學輔導工作,對武術的恢復和發展起瞭一定的作用。1933年,他又創辦瞭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並任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