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詩人、小說傢。生於米納吉拉斯州的伊塔比拉。1925年在貝洛奧裏藏特創辦期刊《雜誌》,它後來成為這個州現代主義詩歌運動的喉舌。他當過新聞記者、教育部官員。1930年第一部詩集《一些詩》出版,顯示其現代主義詩歌創作達到成熟的階段。詩歌以日常生活為題材,探索個人心靈的孤寂和相互之間的隔膜,然而充滿嘲諷和幽默,有時流露悲觀、遁世和懷疑情緒;風格與傳統的堆砌、雕琢詞藻相反,簡短、樸素,不講究韻律,起初帶點遊戲文章的味道,後來逐漸深刻,具有獨特的韻味。他的詩集還還有《心靈的沼澤》(1934)、《世界的感情》(1940)、《詩集》(1942)、《人民的玫瑰》(1945)、《直到現在的詩歌》(1947)。

  從1947年出版的《新詩集》開始,他的作品顯示出哲理詩的傾向,感情泠漠,風格更趨於樸素、淡泊。後期詩集有《明晰的謎》(1951)、《露天裡的農夫》(1954)、《在野外過的生活》(1959)和《事件的教訓》(1962)。

  他還著有短篇小說集《米納斯的懺悔》(1944)、《經理》(1945)、《學習的故事》(1951)、《在島上散步》(1952)、《說吧,杏樹》和詩歌散文合集《何塞及其他》(1967)。他的短篇小說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人的一生不能得到全面的經驗,一切都是支離破碎,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理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