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伯內特–考克斯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Q”(Query)即“疑問”之意。1935年首先在澳大利亞一個屠宰場的工人中發現,當時病因不明,故得名。在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四川、西藏、甘肅、青海、雲南、新疆、廣西、福建、安徽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均有此病發生,而以畜牧業為主的地區如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曾有此病的爆發流行。主要傳染源為受染的傢畜如牛、羊、犬、馬、驢、騾等,可由胎盤、羊水、乳汁等排出病原體而污染周圍環境。自然界中的蜱及野生生嚙齒動物均可成為儲存寄主。

  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2~4周,平均為10~14日。先有畏寒、發熱,體溫於2~4天內上升到39~40℃,呈弛張熱,一般持續5~14日退熱,但亦可發熱3個月之久。伴有劇烈頭痛,多位於額部和枕部,並有肌肉疼痛,主要為腰肌和腓腸肌痛。尚有眶後痛及關節痛。約半數病人可發生肺炎,多在病後3~4天出現胸痛、咳嗽。咯少量黏痰,偶帶少量血液,X射線胸透可見肺下葉有節段性及大葉性陰影,肺門、支氣管周圍紋理增粗和浸潤等,肺炎病變在病期第10~14日最明顯,一般2~4周後消退。有時並發胸膜炎。部分病人可發生肝炎,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黃疸、肝臟腫大及壓痛、谷-丙轉氨酶增高等。少數病人可發生心內膜炎、心肌炎、血栓性脈管炎、關節炎、腦膜腦炎及震顫性麻痹等。一般病程為10~14日,但慢性病人臨床表現遷延不愈,病程可超過1年。

  診斷 根據當地流行情況、與傢畜密切接觸史及典型臨床表現,可疑及此病。但確診需依靠實驗室檢查:伯內特氏考克斯氏體凝集反應和補體結合試驗。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體效價有4倍以上增高者,可以確診。Ⅱ相抗體出現早,病後1周即可出現陽性。Ⅰ相抗體出現晚,病後數周才出現陽性。若持續出現高效價的Ⅱ相和Ⅰ相抗體,常提示為慢性Q熱感染。亦可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測定抗體,靈敏性和特異性均很高。可做病原體分離:取早期發熱病人的血、痰、尿或腦脊液,接種豚鼠或地鼠腹腔,觀察動物血清中補體結合抗體的上升,同時動物有發熱及脾腫大,取脾組織塗片檢查,可見到考克斯氏體。

  治療 四環素和氯黴素對此病有特效,一般於治療後48小時退熱,其他癥狀也隨之消退。應用多西環素治療,亦有良好療效。

  預防 加強傢畜的管理;奶及奶制品加強消毒;病人的痰和排泄物應予以消毒;對接觸傢畜較多的人員如畜牧工人、屠宰工人、皮毛工人、獸醫及研究Q熱的實驗室工作人員都應接種疫苗。應用的有甲醛滅活疫苗和經超聲波處理的可溶性抗原疫苗兩種,均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傢畜也可接種疫苗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