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愛因斯坦等對量子力學描述不完備的批評。又稱EPR悖論。1935年,愛因斯坦、B.波多爾斯基N.羅森發表瞭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全的嗎》的論文。文中考慮量子力學的二粒子糾纏態Ψ=δ(x1x2L)δ(p1+p2)。測得粒子1的坐標為x10,立即可確定粒子2的坐標為Lx10。測得粒子1的動量為p10,立即可確定粒子2的動量為−p10。這表現瞭兩個粒子的量子力學關聯。進行測量時兩個粒子的距離 L已經很大,愛因斯坦等認為對一個粒子的測量不會對第二個粒子造成幹擾,並給出一個判據:如果人們毫不幹擾一個體系而能確定地預言它的一個物理量的值,則對應於這個物理量就存在物理實在性的一個元素。根據這個判據,粒子2的坐標和動量都是物理實在的元素,但量子力學認為粒子的坐標和動量不能同時具有確定值,因此它的描述是不完備的。愛因斯坦等的這個批評此後被稱為EPR佯謬。N.玻爾用互補性原理的思想作出瞭回答。第一個體系上進行實驗的選擇決定瞭對第二個體系作出預言的類型。對於互不相容的實驗的可能結果進行比較是得不出任何結論的。對粒子1進行坐標和動量的測量是互相排斥的,因此對第二個粒子的坐標和動量的預言也是互相排斥的。玻爾的回答沒有使愛因斯坦信服,他堅信兩個在空間上遠離的物體的真實狀態是彼此獨立的。這個觀點此後被稱為 “定域性要求”。愛因斯坦明確反對兩個粒子間的量子力學關聯,稱之為“鬼怪式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和玻爾觀點的爭論發展到20世紀40年代,多數物理學傢贊成玻爾的觀點。進一步地明確解決是在貝爾不等式的出現及其精確驗證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