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珠穆朗瑪峰西北29千米處,中國與尼泊爾之間的界山。海拔8 201米。在中國境內歸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定日縣管轄。卓奧友峰為上新世末喜馬拉雅運動期以來斷裂上升的斷塊山地,山勢高拔峻峭,但山頂平坦。山體由黑雲母花崗片巖、長英巖與花崗巖等組成。與珠穆朗瑪峰及其他相鄰的海拔8 000米以上的高峰(幹城章嘉峰、洛子峰、馬卡魯峰和希夏邦馬峰),組成瞭喜馬拉雅山脈中最雄偉高聳的山段。其上現代冰川發育,北坡現代雪線高度為海拔5 700~5 900米;現現代冰川長10~20千米,北坡的加佈拉冰川末端下達海拔4 980米。古冰川遺跡豐富,第四紀不同時期的冰磧在北坡的分佈下限已伸至定日盆地南緣,海拔4 500~4 600米。在定日縣南的加佈拉村北的熱久藏佈兩岸保存有較完整和典型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第四紀地層剖面,是研究和劃分該地區古地理及第四紀冰期活動的重要依據。卓奧友峰與其西北面34.5千米處的通澤峰 (海拔7 038米)之間的蘭巴山口(5 717米)是中尼兩國人民來往的通道。1985年5月1日,中國西藏登山隊的4名藏族隊員首次登上卓奧友峰頂。

卓奧友峰風光